作者丨贾特律师
本文共计1714字,阅读需耗费5分钟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确认劳动关系的最核心的前提,只有成功确认劳动关系,才能够基于劳动关系主张适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现实中,很多企业没有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劳动合同时限不够,导致确认劳动关系成为“老大难”,很多劳动者因此损失巨额补偿或赔偿金,本文笔者结合办案经验,为大家罗列确认劳动关系最常见的十大证据,期待对您有所帮助。
1、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最直接、最权威的证据。即使劳动合同过期未续签,只要用人单位继续用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用工的,视为事实劳动关系。
2、工资流水、工资条等工资支付凭证
工资支付凭证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银行流水、工资条(需显示用人单位名称)、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等,均可作为劳动报酬支付的证明。有时工资条中还清楚地写明了劳动者的工龄及工龄工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中也提到,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是确认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3、社保缴纳证明、纳税记录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或个税,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者可以通过人社局打印社保缴费证明,或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查询收入纳税明细。
4、工服、工牌、出入证、奖惩荣誉证书
印有用人单位标识的工作服、工牌、出入证,以及用人单位颁发的奖惩荣誉证书,均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隶属关系。《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以上证据是劳动者最容易获取的证据材料之一。
5、QQ、微信、钉钉、企业微信工作沟通记录
与用人单位或同事的工作沟通记录,尤其是涉及工作安排、任务分配、工作汇报的内容,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辅助证据。
6、OA系统办事或请假记录、请款或报销凭证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OA系统中办理的事务、请假记录,以及请款、报销凭证等,均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但是要注意及时取证,必要时录屏,因为很多劳动者在离职时,用人单位会消除OA记录,也有的平台会定期清空或封存相关信息。
7、录取、入职、转正通知与薪资确认书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劳动者发放的录用通知书、入职登记表、转正通知,以及薪资确认书等文件,均可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劳动者可以有意识地将相关信息留存,平时作为纪念,若遇到劳动纠纷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8、打卡与考勤记录、加班通知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考勤记录是确认劳动关系的参考凭证。劳动者的工作打卡记录、考勤记录,以及用人单位发送的加班通知等,可以证明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
9、公司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中关于劳动者的信息
如果用人单位在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与劳动者相关的信息(如工作成果、事迹报道等),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辅助证据。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材料系间接证据,应当结合其他证据共同证明劳动关系。这些材料比较容易隐藏删除,要注意及时取证。
10其他劳动者证言
考虑到其他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关系,这类证据在获取时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现实中证人证言的运用仍较为常见。此外,若相关证人可以出庭作证,则采纳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需注意提前保留以上证据,尤其是书面证据和电子数据。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绝非仅有以上,笔者只是结合工作中较常遇到的为大家作以罗列。如果用人单位有未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或未依法缴纳社保等违法行为,劳动者应做足充分准备,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咨询律师或专业法律人士。记住,及时保存证据是维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