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之畔,春风拂过黄浦江面泛起粼粼波光,老厂房斑驳的肌理与新生的文化气息交相辉映。立足深厚文化底蕴,杨浦正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今天(4月28日),杨浦区召开文旅发展大会,围绕“以文塑旅”“以文乐民”“以文兴业”三大发力点,编织文旅融合新经纬,奏响“人民城市”更强音。
以文塑旅
打造“杨浦,不一YOUNG”文旅IP
深入传承城区历史文脉。赓续“四个百年”历史底蕴,立足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经验,切实推进深化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地生效,推进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深化打造黄浦码头旧址红色历史文化街区、“两个结合”的最佳实践街区。聚焦《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发挥国歌展示馆阵地优势,打响“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
系统提升旅游发展能级。联合各部门研究制定《杨浦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构建“1+3+5”杨浦旅游发展体系,聚力打造“杨浦,不一YOUNG”旅游IP,构建“一带(杨浦滨江文化秀带)、一区(五角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一轴(文博演艺轴)”空间布局,以“更好的产品、更深的融合、更大的创新、更优的服务、更好的故事”构建文旅生态,加快旅游资源的布局和提升。
丰富创新文旅产品场景。推动工业遗产活化、功能场景创新与生态智慧赋能,配合打造上博北馆(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等重磅文化地标,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推动“工业+”“红色+”“科技+”“研学+”“夜间+”“体育+”旅游等供给侧融合创新,精准细分客群,有效提升游客体验感。
以文乐民
绘就文旅融合同心圆
文旅商体展联动促消费。深化与商业、体育大型赛事活动联动,提质融合业态消费链,办好上海大学生旅游节、秋是国际戏剧季等文化活动,丰富上海国际跨次元产业品牌日、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文化元素,激活“票根经济”。促进扩大消费,发放“玩转杨数浦”消费券。探索“门票+购物”“门票+酒店”等游客共引方式,推广“沪小游”城市生活智能体应用,探索“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纳入Citywalk新线路,构建融合消费新场景、新项目和新服务。
提升入境旅游全新体验。制定《杨浦区推动入境游工作方案》,构建“拾趣YOUNG浦”主题游“1+X”入境游发展模式。推出中英双语版《乐游杨浦》,加强推介力度。鼓励文旅企业出海传播,扩大杨浦出品和入境游产品的海外露出,联合企业做好入境深度游线路打造和市场推介,探索市场奖励机制。支持A级旅游景区等文旅场所为境外人士提供离境退税便捷服务,促进入境游消费,持续创新入境游体验。
深化公共文化全民共享。推出“艺趣开FUN日”,升级不少于5个社会大美育课堂,“市民艺术夜校”杨浦教学点拓展至24个。持续深化三级服务网络体系,以总分馆制赋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举办“橙长没烦恼”系列活动服务街道建设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深化“艺DAO·启橙”市民文化节各类活动赛事赋能街道文化中心,让更多文化活动服务市民公众。
以文兴业
培育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整合资源助力产业发展。推出《杨浦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携行计划》,从加强政策扶持引领、构筑携行联动格局、鼓励文旅产品研发、优化行业生态发展、加大产品宣推力度五个方面,助力文旅领域经济增长,促进文旅商体展各方资源高效对接和深度融合,助力住宿业、旅行业有序增长。立足文创产业蓬勃发展,聚焦互联网内容平台、游戏电竞等优势产业,培育网络视听、微短剧、沉浸式体验等新赛道,建链、强链、延链。搭建产业链上下游和跨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丰富在线文娱产业链数实融合、智慧赋能和业态发展。
展现城区创新文化特质。立足文化艺术场馆,打造以“YOUNG剧场”为核心的文化演艺轴,推动敦煌当代美术馆打造敦煌艺术国际交流平台,全力推进刘小晴艺术馆落地建设。凝聚产业资源,围绕“文创策源、畅新消费、内容优享、融合发展”主题,贯穿全年举办“数智Young文娱”系列活动。市区联动举办第二届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以吸引创作者主体、培育优质项目为核心目标,不断扩大网络视听产业生态发展优势。
同向发力营造传播氛围。培育城市旅游推荐官,讲好杨浦“四个百年”的人文历史、人民城市的美好故事,强化口碑传播。依托“四外”联动机制,推动文博合作、数字文化出海,提升杨浦文旅资源的国际传播效能,扩大入境游目的地宣传,实现“城区故事”与“世界声音”的同频共振。
滨江步道上,昔日的钢架结构蜕变为光影艺术长廊;上海市国际时尚中心历史建筑林立,每至上海时装周,霓裳羽衣与百年钢梁碰撞出时空蒙太奇;大学路上,咖啡香气与学术思辨交织成独特的文化图谱……居民在多元体验中感受文化的焕新活力。 杨浦坚持致力文旅服务与在地文化深度融合,不断努力滋养城市街巷独树一帜的人文气质。
据悉,去年上海杨浦生活秀带获评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新增设立杨浦片区,城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彰显。数据显示,2024年杨浦全区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071.3万人次;营业性演出2839场;票房收入约5025.9万元;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4.94亿元,同比增长82.68%,综合排名全市第4名;旅游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97.28亿元,同比增长24.60%,综合排名全市第5名。
文字丨李熙阳
编辑丨李熙阳 郑潇萌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