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烈士纪念碑下,有两位桂平籍烈士的雕像,右边这位烈士叫黄日葵,号宗阳,字一葵。

烈士于1899年6月12日出生,广西桂平县城厢人,宅住城厢镇五甲街(今属西山镇县府街)。他自幼勤奋学习,富有进取精神。1916年秋,在桂平县立中学毕业后,年仅17岁便东渡日本留学深造,并寻求革命真理。成为广西革命先驱中第一个东渡日本的留学生。①

1918年5月,为抗议段祺瑞政府与日本订立卖国协定,他偕一批留日学生愤然罢课归国,自此开创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1918年秋,年仅19岁的他就读于北京大学,结识了李大钊、邓中夏等人。他与许德珩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先后参加了“国民杂志社”、“少年中国学会”等进步社团,并担任要职,一起在“五四”示威游行中奔走呼号,成为全国首批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分子。②

1920年,年仅21岁的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批团员③,也曾是北京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在李大钊的指导下,与邓中夏、许德珩等19人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书籍。尤其是他编、译、刊印的《马克思全集》和其他有关论文等文章,为我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0年10月,他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同年11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成为全国最早的一批党员。④他同时也是广西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广西籍第一个共产党员。⑤入党后曾负责北京团地委的领导工作。1924年,年仅25岁的他毕业留北京大学任教。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他根据中共党组织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负责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的青年工作。


1925年,年仅26岁的他被派到广州,任共青团广东区委学委书记。1926年1月,他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任国民党中央青年部秘书。

1926年8月,他被中共广东区委调回广西,任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负责广西党的领导工作,领导建立了中共南宁地委,并担任中共广西区委筹备组组长。成为广西第一个省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⑥时年仅27岁。在广西工作期间,他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副主任、第八军政治部主任。他早期翻译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书籍数量在广西名列第一。⑦
为了革命事业,他不辞劳苦地到过许多地方联系党组织,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和工作。如他曾东到上海,南赴广西、广东,北到北京,西往四川等。所到之处,他认真建立和发展党组织,组织和发展工农革命运动,广泛深入地宣传我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早期革命活动范围在广西名列第一。⑧


他是大革命时期广西共产党员中任职多、级别高的第一人。⑨ 自入团入党后,负责北京团地委的领导工作,并先后担任青年团广东区委学委书记、国民党中央青年部秘书、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中共广西区委筹备组组长、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副主任、第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领导机构革命委员会中的宣传委员会委员。他成为广西共产党员中第一个省军级领导干部。⑩

1927年7月,时年28岁的他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但他无所畏惧。并于8月1日,义无反顾地参加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中的宣传委员会委员。后到上海继续坚持斗争,曾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经党营救出狱。1928年秋赴日,翌年10月被日本当局逮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1930年被引渡回国。因屡遭敌人酷刑摧残致疾,医治无效,于同年12月20日在上海逝世,年仅31岁。

黄日葵烈士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战斗的伟大业绩,永垂青史。他的生平及主要事迹已入编全国《人民英雄大典》一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