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食品安全与健康,并把能否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看作是对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通过十年努力,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稳中向好,但也面临严峻挑战。完善食品安全治理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任务。
2025通天湖论坛暨健康中国50人论坛2025年会近日召开。年会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为核心主题,深入探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营养健康与功能食品、食品安全与社会心理学等关键领域。
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名誉主席、第十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开幕式上强调,食品健康与安全紧密关联着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底线,而让民众吃得健康、吃出健康,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她指出,要强化监管力度,严厉惩处各类违规行为,尤其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添加剂滥用等突出问题,必须保持高压态势,对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零容忍,全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安全保障体系。
她还提出,应推动食品健康、安全与农业转型深度融合,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借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量,引领小农户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品牌化营销,同时,国家要加大有机认证补贴力度,积极推广绿色食品标准。
健康中国50人论坛主任、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表示:作为公益性质的智库机构,我们肩负着重大使命,需要在凝聚社会共识、创新发展思路、推动实践落地等方面发挥更大效能。
为提升全社会的食品安全与健康水平,张文康希望各界从三方面予以关注:一是唤起全社会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广泛关注;二是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深化科技赋能,加速构建契合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安全标准体系;三是推动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促使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公众积极参与监督、政府依法依规严格监管,实现三方同频共振。“尤其要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以及农村低收入群体等特殊人群的营养健康需求,确保发展成果能够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张文康说。
围绕食品健康和长寿科学相关话题,与会众多业内权威人士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健康中国50人论坛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指出,当前食品安全领域,传统问题逐渐减少,但随着科技进步,新问题不断涌现,且涉及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如添加剂滥用、国际贸易中的食品安全等问题。
他表示,构建全过程食品安全体系,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以法治化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AI技术的引领作用,树立全环节的食品安全理念,运用先进技术保障食品安全。
健康中国50人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张世平围绕“维护食品安全,推进营养健康”这一主题发表演讲。
她提出,应从完善立法和标准体系、强化企业自律与个人责任意识、开发优质食药产品、健全市场监督机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及加强社会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此外,本次年会上发起成立的“通天湖论坛”也备受各界瞩目。据悉,该论坛由健康中国50人论坛组委会与通天湖长寿医学中心共同打造,是一个高端学术品牌。
论坛聚焦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生命科学前沿科技突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核心议题,同时紧密围绕医疗保障、康养服务等民生热点问题,汇聚各界权威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展开深度研讨与思想碰撞。通过系统性研究与多维度分析,论坛致力于产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高质量成果,为政府科学决策、行业发展规划以及社会资源配置提供专业、详实的参考依据与智力支持。
此次大会还向社会发出了推进全社会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倡议书。倡议书提出,食品安全,是所有人共同守护的生命防线。重要的是行动,关键在落实。必须用专业与严谨筑牢监管防线,用责任与良知守住生产底线。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