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地区的街巷,常能看到老人捧着一袋青绿果子,咬开后先是眉头微皱,转瞬又舒展笑颜。这种让味蕾先经历酸涩风暴,随后又迎来清甜的神秘果实,就是被称作 “天然 VC 炸弹” 的油柑,学名余甘子。同时也是药食同源类药物。


余甘子来源与分布

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后干燥。因其鲜果初食酸涩,食后回味甘甜,故而得名余甘子,广东大部分地区则称其为油柑子。

余甘子原产印度,如今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等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在粤东地区,余甘子被大片种植成为经济植物,主要品种有丙甜、赤皮、玻璃、白玉、农田 1 号、平丹 1 号、水晶、直生苗等。


形态特征

余甘子为高可达 10 米的落叶乔木,但作为经济植物为方便采摘,一般控制在 2 米左右。其羽状复叶互生,果实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 1.2 - 2cm。

果实表面棕褐色或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 6 棱,果梗长约 1mm。外果皮厚 1 - 4mm,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似硬核,表面略具 6 棱,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干后可裂成 6 瓣,种子 6 颗,近三棱形,棕色。气微,味酸涩,而后回甜。


【性味与归经】

甘、酸、涩,凉。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可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

3 - 9g,多入丸散服。


【药用成分】

余甘子植株的多个器官均可入药,且富含多种药用成分:

1.种子:

含有大量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油酸等脂肪酸,以及维生素 E、d - 肌醇、d - 果糖和 d - 葡萄糖等物质。

2.果实:

维生素 C 含量极高,超过柠檬、柑橘等水果,与毛花猕猴桃相当。还含有烟酸、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等多种维生素,且富含单宁。

3.叶片:

含有鞣花酸、没食子酸、芦丁、山奈酚、山奈酚 - 3 - O - 葡萄糖苷、黄腐酸、大蒜单宁、磷酸、精油,以及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脂肪酸,还有维生素 E、维生素 A 和棕榈酸酯。

4.树皮:

含有原花青素、单宁酸和白扁桃叶霉素。

5.根:

含有丰富的鞣酸、羽扇豆醇,以及鞣花酸、豆酚、余甘酸和余甘酮 A 等。


【药理作用】

余甘子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脱发、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缺血再灌注损伤、降血糖、抗病毒、降血脂、抗肝损伤等多种功能。

【常见吃法】
油柑子果汁

所需食材:余甘子 40 粒、冷开水适量、白糖适量。

工 具:破壁机、无纺布过滤袋。

制作方法:

  1. 先将油柑子放入盐水中反复洗净,去除表面杂质后捞出。
  2. 用刀拍裂后去核(核打烂有苦涩味,若不怕苦味可不去核)。


3.倒入破壁机,加入适量冷开水(按果实量 1:1),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或不加。若有甜杨桃,加入一个味道更佳。



4.用无纺袋过滤(新买的无纺袋需用冷开水清洗一下,再倒入破壁机果汁进行过滤),一杯油柑子果汁就做好了。夏季盖好盖子放进冰箱,口感酸甜,饮用后回甘好,有开胃消食,生津止咳的效果,老少皆宜。需注意,放冰箱后会有一层白色沉淀,饮用时需摇匀。



注意

1、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服本品

2、孕妇慎用。

作者: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主任药师 傅永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