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男孩被生母继父虐待致死案”,4月28日,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继父王某虎被判死刑 ,生母谢某朵被判无期。



我是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李肖峰律师,从法律层面来看,这起案件性质极其恶劣。继父被判死刑、生母被判无期,这样的判决结果是基于他们严重的犯罪行为。继父王某虎和生母谢某朵长期对孩子实施虐待行为,这已经触犯了刑法中关于虐待罪的规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而在本案中,二人的虐待行为不仅长期存在,手段还十分残忍,最终导致孩子死亡,这就进一步转化为更为严重的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问题1转化为故意伤害罪,这在法律上是如何界定的呢?

如果虐待行为直接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就会按照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在这个案件里,继父和生母用三角带等工具殴打孩子的腰背、臀部等部位,这些暴力行为直接造成孩子创伤性休克死亡,其行为完全符合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而且,他们的虐待行为是持续性的,这种长期的折磨对孩子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从孩子受伤的情况,比如左手掌骨粉碎性骨折等,都能看出虐待行为的恶劣程度。

问题2对于生母被判无期徒刑,很多人不太理解,毕竟她是孩子的亲生母亲,为什么生母会受到这样的处罚吗?

生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本应承担起保护和照顾孩子的责任,但她却与继父一同对孩子实施虐待,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监护职责和人伦道德。虽然在量刑上,相较于直接实施致命伤害的继父,她的处罚可能会有所区别,但她参与了整个虐待过程,是虐待行为的共犯。法律不会因为她是生母就减轻对她的惩处,她同样要为自己的恶劣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她的行为突破了社会对母亲角色的基本认知,也突破了法律的底线,无期徒刑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严肃,警示所有监护人必须切实履行监护义务。

最后,这起案件给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首先,它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特别是在监护责任认定、虐待行为的界定和惩处力度等方面。对于监护人严重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的行为,应当有更严格、更细致的法律规定。其次,要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意识,让每个人都清楚虐待未成年人是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再者,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支持体系,比如学校、社区、基层组织等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一旦发现有疑似虐待行为,要及时介入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力。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法律会坚决捍卫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任何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我是李肖峰律师,欢迎关注账号,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向我咨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