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演出与“接地气”的理论政策宣讲接连上演,时代新风浸润人心,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治风”文艺会议活动;村的文化广场上,让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浸润沃野平原,绘就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新篇章。

今年以来,开阳县在弘扬文明新风尚、倡树文明新风上下功夫,坚持把宣传宣讲、文明文化融入一体,不断提升广大群众整体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厚植乡风文明建设,铸乡村振兴之魂。

理论宣讲入脑入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学校、机关、农村、社区、军营、网络开展集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带动群众生动讲移风易俗,用亲身经历、身边故事讲述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新变化新发展,使“治风”宣讲贴近群众,更接地气。围绕“怎么讲”,在宣讲形式上实现多元化,“互联网+宣讲”让“治风”热起来,“文艺+宣讲”让“治风”活起来,“故事+宣讲”让“治风”鲜起来,将“大道理”变成“小故事”,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围绕“讲什么”,在“治风”宣讲内容上实现大众化,把“治风”内容讲深讲透彻,发挥见贤思齐的效应,教育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30余场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宣传引导走深走实。充分运用“爽爽贵阳 硒养开阳”宣传的同时,搭建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的宣传平台,对开阳县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活动、三月三、路边音乐会等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行宣传,做好正面舆论引导。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宣传阵地功能,在公园、广场、道路等人流密集场所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改善群众精神风貌,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宣传氛围,彰显着乡风民风好起来、宜居环境靓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的新气象。


发放“治风”宣传资料。

文明示范有声有色。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不断完善建立体制和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运用“一约一榜两会”运行机制,把“治风”工作的“硬约束”变成“软任务”,全力推动农村“治风”工作。健全和创新村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村务监督会等社会组织,及时总结各地开展“治风”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好做法,在全县开展“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儿媳”“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8场次,不断完善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常规程序,让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红白理事会利用场天开展“治风”宣传。

文化振兴出新出彩。引导群众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情感共鸣,对建设文化乡村的卓越追求,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形成全民阅读风尚。坚持“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在乡村开展“理论加油站·最美读书人”主题活动3场次。让全民阅读在开阳遍地开花。同时,开展文艺展演进万家活动,着力开展“三下乡”、特色会演进乡村、家庭等系列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让乡风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如今的开阳大地,一个个文明实践所(站),成为与群众心贴心的联系沟通渠道,一场场丰富的文艺汇演活动,把贴心的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心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成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坚强阵地,成为满足群众需求的广阔舞台,让文明之花馨香开阳村村寨寨。(图/文 杨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