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有一年元宵夜宴,王熙凤讲过一个非常应景的笑话,逗得贾府上下笑个不停,这个笑话当然不只是纯粹为了说笑而说笑,很显然是为了奉承贾母的。

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子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哟哟,真好热闹。

这个笑话的笑点在哪里呢?很多人可能一脸懵,一点都不好笑啊。如果你熟悉相声中的经典贯口《报菜名》,很容易就get到它的笑点,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嘴皮子功夫,只有嘴皮子够溜的人一气呵成说这段笑话,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为什么说这个笑话是奉承贾母的呢?很显然,贾母就是笑话中的祖婆婆,因为这个称呼正是以王熙凤的身份来论的,这是奉承贾母晚年多子多孙,也是暗示贾府人丁兴旺,在元宵节这样阖家团圆热闹的节日里说这个笑话,非常应景。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啊,贾府的人丁真的兴旺吗?未必。我们常说一个词:后继有人,对于贾府这样的门第来说,应该没有什么比“后继有人”更让人欣慰和安心的了,可看上去人丁兴旺的贾府,其实早已中了曹公暗中下的一条魔咒。

整个贾府,从故事开场一直到第八十回止,属于曹雪芹原笔写出的故事里,是没有一个新生命诞生的,也就是说,整个贾府的所有适龄女性,没有一人顺利怀孕生子!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有人该说了,巧姐不是吗?贾琮不是吗?贾兰不是吗?不都是新出生没几年的幼儿吗?他们固然是小孩子,但是在红楼梦故事开场时就已经出生了的,我们说的是故事发展推进过程中,没有新出生的婴儿!

更奇的是,越是如此,在宫中老太妃薨逝之后,贾府主子阶层因为要去奔丧,但家里又不能没人,就商量让尤氏留下了,竟给她报了产育假!也就是说,他们对上面请假时,说的是家里有人要生了。

整件事透露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尤氏尚年轻,还处于能生育的年龄段。后文贾母还称贾珍和尤氏是小夫妻,尤氏也说虽然年轻,已是十来年的夫妻,奔四的人了。但好生奇怪,夫妻二人十多年,竟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一个是贾府已经很久没有新生儿出生了,也很久没有以这个名义请过假了,所以报产育假应该是最好请假的。其实,贾府的育龄妇女不在少数,但是,曹公很“残忍”地以各种方式剥夺了贾府女性生育的权利,也相当于切断了贾府百年富贵繁荣之路,也是其最终衰亡的内因所在。

李纨是年轻媳妇,但丈夫贾珠死了,她也有了一个儿子贾兰,自然不可能再生育。尤氏也是年轻媳妇,但她是贾珍续弦,从原文来看,夫妻关系非常一般,所以尤氏生育的可能性也不大。

贾赦、贾珍等人倒是有很多姬妾,但是,我们也没见一人生下儿女,很显然,这是曹公的一个皮肤之滥淫的败家子孙,他们弄来一屋子小老婆寻欢作乐,显然不是为了生育子嗣的。




尤其像贾赦这样的老不正经,你看他对自己几个儿女的态度就知道,这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她怎么可能会再给自己添麻烦去生儿生女呢?你看他能因为贾琏办事得力随手把自己收用过的丫鬟赏给儿子就知道,这些女性,在他眼里,并非生育工具。

为人正派的政老爷呢?正妻王夫人早就吃斋念佛去了,而且两人年龄都大了,再生育儿女不太现实,也惹人笑话。所以即便他偶尔还去赵姨娘屋里歇息,也因年过半百力不从心,加上早已有了多个儿女,所以不大可能再想着为家族绵延子嗣一事。

其实,为贾府开枝散叶的任务,重点应该在贾府玉字辈子孙身上,因为贾府子孙中,玉字辈应该是最多的,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代,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导致他们最终都没有生下儿女。

就是贾宝玉和薛宝钗之后结为夫妻,宝玉也是早早出家为僧去了,留下宝钗一人。贾环、贾琮都还小,根本指望不上。贾珍前面说了,也只有一个儿子贾蓉,而到了贾蓉这里,竟然成了丁克!

贾蓉与秦可卿没有孩子,很大可能是两人只有夫妻之名,并无夫妻之实,即便后来他又续弦,一样也不见生子,曹公没有说任何原因,但显然是想让宁府从贾蓉这代开始,就断子绝孙。

要说整个贾府,生育期望值最高的,应该就是贾琏了,因为他只有一个女儿巧姐,而他跟王熙凤又算是新婚夫妻,所以想要孩子,只要感情稳定,只要凤姐身体允许,一年半载下来就能生一个。




而且,贾琏不只王熙凤一个妻子,还有平儿这个通房丫鬟,还有后来的尤二姐、秋桐等人,他想生儿子,看起来一点都不难,实际上凤姐、尤二姐先后都怀过孩子,但是,非常遗憾,都没有留住。

凤姐是因为操劳过度,不注意保养、休息。尤二姐是因为胡庸医用错了药,被堕胎。这应该是贾琏,也是贾府最接近新生儿的两次机会,但依然被曹公给“无情”地掐灭了,而且他给出的理由,非常合理,没有丝毫牵强。

当贾府所有育龄女性因为各种原因,都无法正常顺利生育,有一个可怕的结果早晚都会到来,就是后继无人,无论对于一个大家族还是对于一个普通小家庭来说,后继无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它意味着你这个家族,你这一支,在若干年后会彻底消亡,再无后人。

按照古代的伦理观念,只有男丁才是家族传承香火的人,那么荣国府和宁国府都到了草字辈子孙,一个是贾兰,一个是贾蓉。但前面我们说了,贾蓉是无后的,与秦氏没有,与续弦也没有。

而贾兰,他的结局似乎也不容乐观,虽然最终高中,但李纨的曲词里写着“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很有可能,高中后的贾兰,因为之前用功过度,最终像父亲贾珠一样早夭。

其实,贾府子孙到草字辈,已经显出了认定冷落的真相了。荣国府贾赦、贾政两兄弟生了贾珠、贾琏、贾宝玉、贾环、贾琮五个儿子,但是,只有一个草字辈孙子贾兰。




宁国府更惨,从贾敬这代开始,就已经是独苗了,一直到贾珍再到贾蓉,竟然开始了三代单传的岌岌可危的香火延续方式,而从贾蓉开始,香火竟然有彻底灭掉的势头。

这样一来,宁荣二府的直系后代皆止于草字辈。与此同时,贾府也因为子孙败家,渐渐败落下去,最终因犯下了多种罪名而被下旨抄家,至此,家亡人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如果我们再从曹公对红楼梦整个故事的设定的高度和角度来看这件事,更有意思。第一回里顽石要去红尘享受富贵时,一僧一道就说过一番颇有颇有禅机的话。

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联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我们再细思红楼梦的书名,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梦幻啊,而梦幻往往不知从哪里开始,也不知从哪里结束,常常是忽然就开始了,忽然又戛然而止,所以它不可能留下尾巴,更不会留下任何后续的可能。因为梦境是不会延续的,梦境醒来,所有梦中之事自然都归于虚无了,自然也就结束了。

再一个,整个贾府的故事,相对于下世造劫的宝黛钗等人来说,只是故事的一个壳,当这些风流孽鬼劫数已满,纷纷往太虚幻境销号,那贾府这个为宝黛钗们量身打造的空壳,以及其他所有陪衬下世之人,自然也都完劫了,自然会随之烟消云散。

因此,第一回里有这么一句话: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宝黛钗们下世,他们跟着下世,宝黛钗们完劫,他们自然也会跟着去太虚幻境销号。




所以,我们不妨这么来理解:一个叫曹雪芹的文人想写这么一部小说,小说中的主角都是从天上下凡到民间来造劫的,但下到哪里才不突兀呢?自然不能去现实中的人家,于是他生造出了一个贾府,把所有这些人安插到贾府之中。

然后,为了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饱满逼真,他又赋予了贾府百年富贵之数,且写了许多陪衬出来。这些人虽然不是主角,但又不可或缺,相当于协助主角完成主线任务的配角。他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也会在合适的时机消失。

有一天主角们的故事完结了,要离开红尘回归太虚,这被捏造出来的贾府,以及为了协助主角完成任务的一众配角们,自然也会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但是,对于亿万读者来说,仿佛早已沉浸其中,一时还难以回过神来。

其实,跳出整个故事我们会发现,这不只是一场梦境,更是完全被人为创造出来的一个梦境,发生在这里的一切,都是“贾”(假)的故事,“贾”(假)的人,他们从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就好像他们从来都没有来过一样。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