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红楼梦》便知,林黛玉仪态万千,才貌双全。初见时,贾宝玉视她为天仙般的妹妹;薛蟠为之酥倒;府中仆人见之,大气不敢喘,恐惊扰了这位仙子。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如此出色的林黛玉,竟无几人上门提亲。
林黛玉自幼居于贾府,府中人均有意将其视为未来的孙媳。
对此,贾府上下大多心知肚明。宝玉与黛玉自幼相伴,虽时有争吵,但彼此不可或缺。因此,贾府高层对他们的婚事早有预期。
王熙凤曾言:“宝玉与林妹妹成婚,无需动用官银,老太太自会出资。”
在《红楼梦》原文中,王熙凤在考虑贾府公子小姐们的婚嫁开销时,对宝玉与黛玉的婚事早已心知肚明,认为只需贾母主持即可,无需府中额外支出。
贾琏的仆人兴儿也曾透露:“宝玉已有意中人,只是尚未公开。将来必是林姑娘与他匹配。因林姑娘体弱,且年纪尚小,故尚未提及此事。”
兴儿仅为贾府仆人,若非主子提及,他怎会知晓?
贾母与贾政均看好宝玉与黛玉的婚事,然而王夫人偏爱宝钗,因此婚事一直未有明确表态。
与贾府、林家地位相当的家族,皆知林黛玉已被内定为贾府孙媳,故无贾母首肯,无人敢轻易提亲。
然而,兴儿的话也揭示了黛玉未受提亲的另一个原因。
林黛玉年纪幼小,在贾府的主子中,她的年纪排名第四。因此,当迎春商议婚事时,她无需担忧,而宝钗则因年纪较大,婚事迟迟未定,反而不太合理。
黛玉身体虽非极好,但也非极差。若真有恙,贾母定会为她请医问药。贾府中不少人生病,秦可卿、晴雯、宝钗等都曾就医,唯独黛玉未曾请过太医。
黛玉未被人提亲,非她不够优秀,而是她心属宝玉。贾母深知她心意,欲为她促成这段姻缘。黛玉无论嫁至何家,都不如留在贾母身边,嫁给宝玉,得以随时照顾。即使贾母离世,黛玉也不会受到欺负。
若黛玉不喜欢宝玉,贾母早为她物色婚事。女子一旦成婚,便不如未婚时自在,需承担家务、育儿重任。贾母疼爱黛玉,黛玉亦不急于嫁人,故不愿让她早早出嫁。
湘云早早被安排婚事,因其叔婶并不疼爱她,欲借其婚事联姻,为家族繁荣尽力。若真心疼爱,便不会急于将她嫁出。
贾母能为黛玉挑选无数佳偶,只要黛玉愿意,随时可嫁。所选之人必能对她呵护备至,否则贾母亦不会放心。黛玉虽失去父母,但幸得爱她的外祖母,这是她人生中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