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发展林下经济时,我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心中充满了担心。如今看来,林下经济真的能让集体经济活起来、村民富起来。”墨脱县背崩乡波东村乡村振兴专干格桑曲珍说。
近年来,我区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天麻、灵芝、藏鸡等林下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推动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深度融合,深层次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通过林下种植、林间旅游、特色养殖等多元化模式,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产业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墨脱县位于藏东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温暖、雨量充沛。墨脱县背崩乡波东村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发展林下资源种植新路径。经过近3年的摸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灵芝种植和金线兰种植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全村共种植灵芝24亩,累计销售灵芝2500余斤,实现销售额约60万元。
“2024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35万元,其中30万元是通过发展林下经济获得的。”格桑曲珍说。
工布江达县是林芝市的松茸主产区,每年松茸季,都会有不少游客前来求购。2009年,工布江达县朱拉乡扎热村的云登加措联合另外4名股东共同创办工布江达县朱拉松茸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当地群众手中收购松茸,然后进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增收。
“合作社对我们帮助非常大。”白玛康珠是巴河镇村民,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工作,目前负责合作社的行政工作。她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家松茸采摘获利3万多元,加上虫草采摘,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元。”
松茸、灵芝、藏天麻……这些林下物产的开发利用,拓宽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渠道,许多家庭通过季节性采集,每年可增加数万元收入。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我区建立电商服务中心,帮助农牧民将松茸、灵芝等特色产品通过直播带货、互联网营销等方式销往全国。
针对延伸产业链问题,我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菌种培育、仿野生种植等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建立深加工厂,开发出天麻粉、灵芝孢子粉等系列产品,实现产品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打造“林芝松茸”“波密天麻”等地理标志品牌,显著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我区林下产业正逐渐向精深加工、品牌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我区还因地制宜发展林间旅游、林下特色养殖业,通过资金扶持、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综合措施,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在拉萨“最美乡村”达东村、墨脱生态旅游区、林芝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波密岗云杉林等地,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总有不少游客前来过林卡,体验林下采摘,在小溪边载歌载舞。许多景区还将灵芝、藏天麻、松茸等特色林产品融入餐饮体验。
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深度融合,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激活乡村经济,实现游客追求自然体验与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双向奔赴”。
“这里气候好,风景美,还有松茸、羊肚菌等山珍美味,希望更多的游客来波密游玩。”啊牛和她的丈夫李文彪在波密易贡经营着一家家庭旅馆,据他们介绍,刚开始决定经营家庭旅馆的时候,修建成本远超预期,好在银行及时提供了贷款,旅馆得以顺利开张。2024年,家庭旅馆利润有35万元左右。
林芝市还在工布江达县建设了鹿业养殖基地,通过“流转+岗位+收购”联结模式,把鹿业发展与群众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让更多群众有了致富“鹿”。
林下种植、林间旅游、林中养殖……我区的林下经济实践与发展,让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绿色饭”。未来,我区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林下经济向精深加工、生态旅游、康养休闲等高端业态延伸,让“绿色红利”惠及更多农牧民。 (史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