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以为广钢新城是90后父母教育终点。

察叔有一居住在广钢大平层的高富帅朋友Kenny,他不仅广钢有房子,广州基本各大网红CBD都有所布局,房子是不缺的。

去年生了一个女儿,放下了所有照顾女儿,家政平台换保姆就换了10几次。

孩子今年刚刚1岁,读幼儿园还要整整等待两年,1-3岁的缝隙,到底让孩子如何度过?

于是,他做了两个决定:

第一个决定,就是搬离广钢。

第二个决定,就是搬去牛奶厂。



新贵教育,为什么落户牛奶厂?

察叔一开始还以为,Kenny搬去牛奶厂,是因为牛奶厂这几年就是“有钱”的代名词,新贵的聚集地。

人往高处走,也是跟着楼价走,牛奶厂动辄5-10万/平方的房价,的确与广钢新城3-6万/平方的房价,圈层不是一个level。

但Kenny回复,住的话广钢也不错,广钢也有像金茂府这样的千万级豪宅,搬去牛奶厂完全是因为孩子的教育更多样化。

牛奶厂这个地方说来也妙,地理位置天然链接整个金珠琶、黄埔CBD,还有整个广州的CTD板块天河智慧城、科学城。

打通了整个广州东部核心CBD公立、私立、国内国际各种顶尖教育资源的任督二脉,尤其是早教板块与国际接轨非常流畅。

比如,各类私立国际早教体系也都有所涵盖——蒙氏、IB、英氏、美式等。

据了解,Kenny把女儿,婴儿班就送进国际学校,这个确实是广钢没有的。

他选择的幼儿园是璞子园,以蒙氏教育为主的国际品牌,学校出门就是草坪,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活动丰富运动量大,主打以孩子为中心,不过多干预和填鸭式教育,尊重孩子在成长中的天性。



(蒙氏教育学校环境)

除了蒙氏教育国际幼儿园,还有更快接轨IB教育体系的双语幼儿园,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旗下的华外PIEP爱培幼儿园,主打现代化、国际化高端教育,倡导以外语和探索式学习,品格与体能为基础的权人教育理念。

察叔身边也有很多创始人、企业高管的孩子,都是在华外这个幼儿园读书,朋友圈经常分享孩子演话剧、主题分享、沉浸式体验,特别多姿多彩。

类似的国际幼儿园还有英国人学校附属幼儿园、爱莎双语幼儿园、宋庆龄幼儿园,分别主打英式EYFS体系、IB-PYP预备课程+双语沉浸式教学、国际化双语,融合STEAM教育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教育方式。

后续幼小衔接,也很好解决,附近-5公里内就有2所顶尖的K12一贯制国际学校。

比如广州科学城爱莎国际学校,堪称国际学校中的“爱马仕”,一贯制IB认证,今年全球TOP30院校录取率70%,学费约25-32.8万/年。



(图源胡润百富)

广州贝赛思,号称“美国版衡水中学”,是纯外籍学校中知名度最高,也是最抢手的,开设AP、BASIS课程,学费约20.5-27.2万/年。



除此之外,5-7公里,还有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广州梅沙书院、美国人学校、日本人学校等。

如果选国内教育模式,牛奶厂板块还连接着天河执信中学、华阳集团的奥体东小学、体育东路集团的均和小学等等十几家知名学校。

所以,对国际学校,K12教育体系也更偏好的Kenny,就选择“迁徙”到了牛奶厂。



“海淀”终极PK,广钢输了吗?

广钢新城的教育印象,主打“鸡娃”和卷的国内教育模式。

公立教育更为出色。

广钢新城前身是“毒地”,本来资源禀赋就不多,而老荔湾自带名校,有多年沉淀的教育资源。

要引凤筑巢,操盘手们很自然地会将教育资源作为最大的筹码,来吸引广州新贵。



(广钢新城实拍)

三所、五所名校不够,那就来八所、十所,幼儿园全是公立,中小学优势更明显。

于是,广钢新城楼盘都成为了学区房,全是“省实系”“华师附系”“真光系”名校。

尤其省实系,实创越秀教育强区,80-90后说起省实系,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既视感,几十年来多少孩子通过优异成绩,成为新一代社会精英、城市新贵,“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深入人心。

省实系在芳村板块更是得天独厚,毕竟省实高中部扎根多年,特别受广州中产的认可。

去年,广钢新城的省实荔湾学校,省实老校师资原班人马打造,初中部晒出中考成绩,最高分777分,有70人超过720分,比广州很多老牌初中还要牛,生源卷起来后,学校间竞争的齿轮也越发顺畅。

名校多了,热衷教育,慕名而来中产家庭自然就多了。

家长有钱有闲,精力旺盛,愿意陪孩子磨时间,读书上补习班。

现在广钢有120家培训机构,学而思2家,新东方1家,卓越1家,班班名额爆满,如此浓厚的鸡娃氛围,是广钢无数中产家庭用近十年努力换来的。



(广钢有2家学而思,牛奶厂今年才准备新开1家)

加上,广钢新城接入1号线、10号线、11号线,与海珠西一江之隔,更适合烟火气的“老广”和新广,鸡娃家长和刚需地缘客,从地产销售的角度,更印证这点。

去年5个月就清盘的保利雅郡,凭借的就是低总价69平300万上车+学铁商多边形战士,同样,保利珠江印象也都用同样低面积低价手段扫货;相反,像保利中海朗阅、广州滨江上城这种600-800万之间的高端改善盘不好卖,一直在降价清货。

广钢造学区成功后,花地湾引进名校,明显也是在复刻广钢的路径。

近半年,花地湾带省实学位的新盘小户型都卖断货了,保利和颂、中海浣花里、万科理想花地朗庭小户型清盘,新开的万科理想花地傲璟,4.8-5.2万,比保利雅郡贵了几千一平,但也是一片火热。

当然,名校和名校之间也有差距,广钢初中摇号,还是有不少家长担心会被分到文伟、金道等风评一般的“真光系”,察叔有朋友是六年级孩子的家长,五年级开始就卷MK规划,六年级周末就去各区民办名校考提前入学资格。

选择性来说,比牛奶厂确实少一些。

和广钢相反,牛奶厂一开始走的就是高冷路线,圈层,认知和多元化选择更重要。学区并不是最大重点,低密度,稀缺性,大隐隐于市的国际社群,这才是牛奶厂的标签。



(牛奶厂俯瞰图)

有两类人钟爱牛奶厂,一类是珠城、天河北、天河公园的高净值客户、新贵圈。

他们住惯了市中心,相对于珠江新城的寸金寸土,牛奶厂所在的整个世界大观片区的滨水低密社群规划,更符合“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梦想。

第二类才是“改善房”和“学位房”中产,多是天河东、黄埔西的地缘客,为改善居住环境,换一个更大更高端的学区房。

而此后,第一类客群是不断扩大的,从合生帝景山庄、龙湖首开天宸原著、金地天河公馆、招商雍华府、华润天合,到缦云广州、合景臻颐府、越秀观樾……让大量的城市新贵聚集于此。主打的高端改善型、豪宅别墅区,圈层门槛更高,动辄千万起步。



(缦云广州交付实拍图,图源业主)

上月底,金茂拍下一块1.1容积率,4.7万/平的豪宅地,再次给牛奶厂板块抬咖。

同时,珠江花城、万科城市之光、富颐华庭的公立好学区,天河智慧城、科学城大量高精尖特产业,让更多第二类优质中产地缘客,重回天河东老黄埔板块,为教育增加良好生源。

另外,东部板块很多公立、民办学校都设有科技、双创、双语班,国内国外教育模式随时切换,想高考可以,想出国也可以,很适合“不走寻常路”的90后新贵家长。



东西两大海淀,你怎么选?

作为近5-8年,广州东西部两个崛起的新板块。

牛奶厂或广钢新城都因为教育而成名和引凤筑巢,甚至有人夸张地认为,这是广州东部和西部两个“海淀”,适合培育下一代,有的卷学习,有的卷认知,有的卷圈层。

说实话,两个板块的确都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特色体系,孰好孰坏,都无法定义。

说些题外话,从广钢到牛奶厂,Kenny也做了一些牺牲。

原本以为住得更好了,但搬到牛奶厂,每次出了小区,都是村路,

到处都在建设,一边豪宅,一边农村,坑坑洼洼,泥泥泞泞,烟尘滚滚。

商业区域也贫乏,要开到金融城的美林天地mall,又或者到珠江新城太古汇、K11才有的逛。

住了不够三个星期,一家人都觉得很煎熬。

板块发展过快,基础配套缺失,房价和配套不平衡。

这也是天河“新贵”们的真实写照。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选让孩子在哪个片区成长?

更多的学区教育信息,欢迎留言区跟察叔讨论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