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驾驶行业经历技术路径争议与安全合规性拷问的关键节点,爱芯元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芯元智”)于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正式发布新一代车载芯片M57系列,并宣布启动全球化战略。

作为一家从AI芯片领域跨界而来的车载“芯势力”,这家成立仅五年的芯片企业凭借自研核心技术、全维安全理念与高效量产能力,已累计装车量突破数十万辆。此次发布的M57芯片不仅是其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更折射出公司扎根中国、扬帆出海的“双断层”战略布局——在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智能化鸿沟之间搭建技术桥梁,同时在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的技术代差中开辟合规通路,以“长期主义+专业分工”的独特路径重塑智能驾驶芯片产业格局。



技术底座:全维安全与高智价比的L2最优解

M57芯片的诞生标志着爱芯元智在L2级辅助驾驶市场的技术深耕进入新阶段。该芯片在前代M55基础上实现多维度突破:自研爱芯通元NPU算力提升至10TOPS,原生支持BEV算法与混合精度计算,结合AI-ISP像素级优化技术,可在暗光、雾霾等极端条件下提供高清低延迟图像输入,为感知算法提供可靠基础。

此外,M57还集成MCU与安全岛架构,支持ASIL-B/ASIL-D功能安全等级并通过ISO/SAE 21434网络安全认证,构建从芯片到工具链的全生命周期安全护城河;其被动散热设计使其在125℃结温下功耗仅3.5W,不仅适配电动车平台的高集成度需求,更突破性地实现燃油车智能化改造的成本门槛。

据爱芯元智创始人、董事长仇肖莘博士透露,该芯片通过优化传感器分辨率要求,可在同等性能下显著降低供应链成本,为10万-20万元主流车型的L2功能标配创造可能。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预估只需4个半月就能实现从M55到M57的方案升级和量产,而首个搭载该芯片的量产车型也已定点开发并将出口欧洲,这既验证了爱芯元智的工程化能力,也为其全球化布局奠定技术基石。



战略布局:跨越“双断层”,打通本土与全球市场

在智能驾驶行业普遍陷入“唯算力论”与“激进落地”的竞争怪圈时,爱芯元智选择以差异化战略锚定市场断层。仇肖莘博士在采访中强调:“芯片行业需要长期主义,我们选择从L2级赛道切入,既要服务中国车企的智能化升级,也要助力全球市场合规落地。”

这一战略定位源于对行业生态的深度洞察——当前市场存在两大断层:其一是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的智能化鸿沟,前者追求极致的智能体验但受制于成本压力,后者受传统架构束缚难以快速迭代;其二是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的技术代差,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45%且功能迭代激进,而欧美市场仍以L2级功能为主且法规严苛。

针对第一重断层,爱芯元智采取“双向赋能”策略:向上承接新势力车企的下沉需求,通过M57芯片的高智价比方案实现AEB、ACC、LCC等核心L2功能规模化标配,目前已覆盖零跑、广汽埃安等品牌的低端车型;向下破解传统车企转型困境,例如M76H芯片以被动散热设计适配燃油车平台,无需改造散热系统即可实现辅助驾驶功能,推动“油电同智”进程。

这种“渐进式创新”不仅规避了与英伟达等巨头的正面竞争,更通过分工协作模式与MAXIEYE等算法商联合开发解决方案,构建起“芯片+工具链+生态”的稳健合作体系。

面对第二重断层,公司启动“双循环”战略:在国内市场,依托M55H芯片的数十万辆装车数据持续优化算法适配,巩固L2级市场基本盘;在海外市场,通过与STRADVISION的战略合作,基于爱芯元智M57芯片平台部署算法,推动双方核心技术的全球化应用,赋能海外车企智能化升级。

这种“中国量产反哺全球验证,海外合规经验回流本土升级”的协同机制,不仅规避了直接进入高阶智驾赛道的技术风险,更是借助欧洲市场的严苛认证体系反推产品安全标准升级。

据悉,M57系列芯片工具链对Transformer架构的原生支持能力,使得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的适配周期缩短至24小时以内,这种“安全底座+灵活生态”的组合拳,正成为出海车型获取欧洲市场准入的“技术护照”。

生态构建:开放协作下的行业平权实践

在智能驾驶行业从“垂直整合”向“专业分工”演进的历史拐点,爱芯元智选择以开放生态打破技术垄断。其工具链全面支持Transformer架构,适配DeepSeek、通义千问等开源大模型,开发者可通过爱芯派等设备快速部署应用,这种“硬件开源+算法开放”的策略显著降低算法迁移门槛,目前已吸引超200家开发者社区参与技术共创。



左起:智驾科技MAXIEYE创始人、CEO 周圣砚博士,爱芯元智创始人、董事长 仇肖莘博士,STRADVISION创始人、CEO Junhwan Kim博士

在商业生态层面,公司坚守Tier2定位,与STRADVISION联合开发符合全球化标准的感知算法,借力后者在奔驰、宝马等车企的量产经验;同时携手MAXIEYE布局L2+方案,共拓新兴市场。

仇肖莘博士明确表示:“我们不会涉足算法领域,专业分工才能提升产业效率。”这种克制恰恰赢得车企信任——通过支持客户在ISP模块融合、感知算法优化等Pipeline层面的定制需求,爱芯元智既满足差异化竞争需要,又避免与生态伙伴形成利益冲突,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意识,使其在英伟达、高通等巨头的阴影下开辟出独特生存空间。

未来展望:车载芯片长期主义者的价值锚点

从M55H的规模化量产到M57的全球化布局,爱芯元智正以“全维安全+高智价比”重塑L2市场格局。其下一代高阶芯片已规划支持端到端大模型与VLM架构,瞄准城区NOA与L3场景。

不过,爱芯元智绝不跨越技术成熟度曲线,这种审慎源于对行业本质的认知——智能驾驶近期被按下减速键,爱芯元智则坚持“功能边界透明化”,也希望客户如实告知用户系统能力的边界,这种对安全底线的坚守,使其在智能驾驶“减速期”反而获得更多订单。

正如仇肖莘所言:“芯片不像互联网,是笨功夫,需要时间打磨。”在行业回归安全本质的今天,这家以“技术护城河”与“双断层战略”立身的企业,或将成为中国智能驾驶芯片的又一标杆,在全球化与本地化的交织浪潮中书写新的产业叙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