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责任全在中国?”北美芯片暴跌2/3,特朗普好心办坏事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任何单一国家的政策调整都可能引发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近年来,围绕芯片产业的竞争和博弈尤为激烈,而这一切的导火索之一,竟然源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一项政策提议——对中国芯片加征45%的关税。这一提议不仅未能如愿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反而引发了一场全球芯片市场的动荡,让北美芯片价格暴跌三分之二,科技巨头市值大幅缩水,甚至让特朗普本人背上了“好心办坏事”的指责。而外媒却表示责任全在中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全球芯片市场的风云突变

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的最新行业报告揭示了全球芯片产业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已占全球28%,并预计在2027年突破39%。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全球每三块传统芯片中就有一块是“中国制造”。这一数据无疑让西方世界感到震惊和不安,因为它直接挑战了长期以来由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主导的芯片产业格局。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变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特朗普政府的芯片政策紧密相关。特朗普政府曾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但这一政策不仅未能奏效,反而加速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在关税压力下,中国芯片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提升了技术水平,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北美芯片市场的暴跌

特朗普的芯片政策不仅未能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反而对北美芯片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由于关税压力,许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科技企业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商,导致北美芯片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暴跌。特斯拉、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市值也因此大幅缩水,其中英伟达市值更是缩水了1万亿美元,相当于跌掉了一个腾讯加一个茅台。

这一暴跌不仅让科技巨头们损失惨重,也让整个北美芯片产业陷入了困境。许多芯片制造商面临库存积压、订单减少的困境,不得不裁员、减产以应对市场变化。这一连串的反应让北美芯片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



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

在特朗普芯片政策的压力下,中国芯片产业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实现了逆势崛起。中国芯片企业凭借完善的产业优势和错位竞争战略,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芯国际等企业在28纳米成熟工艺上实现了车规级芯片的量产突破,华为则在14纳米制程上斩获了新能源汽车芯片市场七成的订单。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芯片企业在存储芯片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存储芯片被美日韩垄断的情况下,中国芯片企业只用了短短的三五年时间就将存储芯片价格“腰斩”。这一成就不仅让中国芯片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也让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特朗普的“好心办坏事”

回顾特朗普的芯片政策,我们不难发现其初衷是试图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然而,这一政策不仅未能奏效,反而加速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并对北美芯片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这一连串的反应让特朗普的芯片政策成为了“好心办坏事”的典型案例。

特朗普的芯片政策之所以未能奏效,原因在于其忽视了全球化时代产业分工的复杂性。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任何单一国家的政策调整都可能引发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特朗普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但这一政策却破坏了全球芯片产业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导致市场失衡和价格波动。

此外,特朗普的芯片政策也忽视了中国芯片产业的潜力和韧性。在关税压力下,中国芯片企业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加大了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了自身竞争力。这一变化不仅让中国芯片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也让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结语

特朗普的芯片政策虽然初衷良好,但却未能如愿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反而引发了全球芯片市场的动荡和北美芯片价格的暴跌。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单一国家的政策调整都可能引发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而北美芯片暴跌,责任并不全在中国,这是特朗普采取过于激进和片面的政策措施所导致的,对此你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