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字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大学》



大,是一个“人”的象。


大学,大人之学,大德之学,大道之学。大人、大德、大道,一以贯之。

我想写个“四书字趣”这个专栏,方便以后的教学。也想把每个字,在文字学、经学和书法上,延展开来。


这是草圣张旭的写法,一笔而书,从楷书的三个笔画,贯通为一个笔画,一气呵成。

书法里,其实每个字笔画间都是讲求牵丝连带,或隐或显地呈现出来。看不见,不代表没有。

“莫显乎隐,莫显乎微”。

书法的传习,其中的一个训练,就是回到汉字的一气周流,字字独立,字字关联,笔笔相生,连字成章。


这是赵孟頫的楷书写法,从横画到撇画,牵丝很明显的。汉字,散之则为笔画,聚之则为一体。聚散自如,神形兼备。

这种聚散之理,在所有的汉字里呈现,这也是推而扩之之理也,也是“大”德奥义。

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背后的底层逻辑是《道德经》。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每个字,都是一个象,朝向的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每一个字,都是“指”,有表象,有实相。

每一个汉字,都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则中。

每一个汉字,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溯源,“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李阳冰小篆

你看这个“大”字,是一个独立守神之象。

就像一个站桩的人,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的人的象。立于天地之间,通于天地人三才之道。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真人,是与天地不二。这是大人的真境。

“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至人,也是不二之境,但是已经有分,后天修养所至的生命境界。这是大人的至境。

“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圣人,天人已分,合于天地大道。乃大人之圣境。

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此乃大人之能境,是常人所能触及的。


大盂鼎

大,从小处参究,探寻。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大,人加一横,就是从当下的担当开始做起。担起事儿,下得了工夫,这是成其大的基础。

所以,我们学书法,要打基础啊,长横线,长竖线,S弧线,提按线等等,这些基础,那就要多练,把这些简单的事儿担起来。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是成人成事的底层逻辑。

大,人所持守的这“一”啊,也是有着通天彻地之能,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工夫。


皆戏言也,仅作参考。 好,四书字趣这个“大”字就到这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