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近年来,微山县坚定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探索出一条具有湖区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生态文明强县等荣誉称号。
实施生态战略,擦亮微山“生态名片”。微山县系统推进生态战略,围绕“扩绿”全力实施渔民上岸、原始生态湿地保护修复等工程,释放湖泊水面40余万亩,修复原始生态湿地10万亩,其中新薛河人工湿地被誉为“水污染治理的典范”。为提高生态治理的精细度,微山县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强化区域协同,通过打造“互联网+环保”智慧监管体系,建立苏鲁边界河湖治理“五联”机制,实现辖区内6个国控断面、20条入湖河流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优良水体率达100%,南四湖水质连续21年改善。
焕新千年水脉,打造大运河步道微山样板。
京杭大运河,同样是微山县生态治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占运河总长 1/25、长度达140 余公里的运河在微山湖区域蜿蜒而过。近年来微山县坚持高位推进,成立由4位县级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实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仅一周就完成全部线路约450万平米的勘察定界和地形测绘,100天时间完成城区14.1公里、微山岛段8公里的施工任务。依托运河底蕴,微山县积极探索“步道+”工作模式,利用已建成步道,举办欢乐“村马”酷跑等高水平赛事,截至目前共吸引15000余人参加,为微山湖旅游区赚足了人气。步道沿线点缀的运河湾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小镇、运河夜市等沿河景点,累计吸引游客70万人次,拉动消费2000余万元。
发展特色经济,找准“两山”转化路径。在微山,“生态+产业”构建起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立足全国第二大轻稀土产地,微山县规划建设稀土产业园、稀土工业园,撬动“园区经济”发展热点。2024年8月31日集中开工7个稀土项目,形成“稀土开采—精矿前处理—冶炼分离—金属合金—磁性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作为“中国水生道地药材之乡”,微山县积极发挥微山湖水蛭、蟾蜍道地中医药优势,建成微山湖中药材生态养殖产业园及国内首家GAP水蛭养殖基地及全国交易平台。为进一步推动生态高效养殖,微山县大力发展智慧渔业,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微山湖”渔业品牌价值达到200亿元。其中“微山湖大闸蟹”连获4项国家级“金奖”,品牌价值达到95.3亿元。为推动产业向高级化迈进,微山县大力做强渔种“芯片”,建成国内首家机器人管理的智慧渔业车间,产业发展向新而行。(周梦茹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