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通讯员李子莹、席宁4月27日报道:春日申城,草木蔓发,一场唤醒自然之美的知识盛宴日前圆满收官。由上海市林业总站指导、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浦东新区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承办的自然导赏员培训营理论课程,在9位生态领域专家的倾囊相授中落下帷幕,近百位学员即将开启传递自然之美的全新旅程。


据悉,今年课程在延续“观鸟导赏”特色的基础上,首次构建起“理论+实践+文化”的立体培训体系,在原有的鸟类生态类型与结构解读、观鸟文化等内容基础上,新增野生鸟类资源监测、自然笔记创作、鸟类救助知识等模块,更引入防鸟撞调查、湿地生态修复等前沿课题,让学员既能掌握观鸟导赏的硬技能,更具备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软实力。


去年金秋,首批40名自然导赏员从百余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其导赏足迹已遍布滨江森林公园、世纪公园等生态地标。他们带领市民辨认乌鸫与乌鸦的区别,聆听辨析交织错落的鸟鸣,讲解喜鹊和家燕的城市栖居智慧,让"观鸟导赏"成为浦东生态文明的流动课堂。今年培训规模再升级,有意向加入导赏员队伍的学员人数较首届增长27.5%,课程深度与广度均实现跨越式拓展。

据主办方透露,新一批学员即将参与世纪公园鸟类导赏、鸟类调查、社区自然科普等实战项目。这场始于教室的自然科普接力,终将在梧桐成荫的街头、鸥鹭翻飞的湿地,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自然导赏员队伍的不断壮大,见证的不仅是自然教育力量的生长,更是城市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