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7日讯老旧小区改造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建设。如何让老旧小区跟上城市更新步伐,济宁市任城区因地制宜,数字科技赋能,让这些承载岁月记忆的社区焕发出新活力。
一大早,竹竿巷社区的两名网格员就在智慧社区小程序上收到信息,辖区一便民超市的灭火器即将到期,看到这一信息,网格员随即前往告知、解决问题。像这样的场景在网格员们的日常工作中已经成为常态。
竹竿巷社区地处济宁城市核心区,面积0.38平方公里,大多数小区都始建于八九十年代,人口密度大、店铺林立、景点众多,是典型的居民聚集区、商业繁盛区、风景名胜区,管理难度大。
针对社区街区景区交织互融的特点,在2020年创建5G标准化智慧社区的基础上,今年,任城区集聚相关部门及第三方社会力量,对社区、街区、景区三个智慧平台进行“一核引领 三区共治”融合升级,打造“济智治”智慧管理平台。
“智慧社区,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服务的升级。我们的5G智慧社区数据平台设置了实景三维地图、鹰眼实时监控、人工智能AI行为分析等应用场景,极大地减轻了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让数据多跑腿、使生活更便捷,着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实现了老旧社区智能化升级蜕变。”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宁介绍。
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网格员刘艺感慨,智慧管理平台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日常巡查和报表等繁琐的工作,可是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工作当中。
近年来,按照“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要求,任城区在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因地制宜植入“数字”元素,以竹竿巷社区为示范样本,目前,任城已建设智慧社区58个,开发涵盖社区治理、街区服务、安防智防、诉求办理、金融贷款、运河市集等40余个功能模块,打造出一批有特色、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社区的最小单元和“一网统管”的特色场景。数字化作为新质生产力,为“旧改”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让安防再升级、社区管理更细化、民生服务更多元,开启居民的智慧新生活。
闪电新闻记者 杜宗浞 通讯员 张安芝 邱兆贞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