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和李云龙的友情,感觉用“深厚”这个词来形容都不确切,他们一起出生入死,可算是过命的交情。但是全国解放的时候,赵刚都升任副军级,为何李云龙却只是师级?赵刚看破不说破。



大别山区走出的将军

李云龙出生在大北山区的篾匠家庭,家里非常贫苦。李云龙从小没有读过书,很早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1917年黄麻暴动时,李云龙才刚刚17岁,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红军

李云龙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人非常聪明,对打仗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在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下,李云龙成长为我军优秀的指挥员,担任独立团团长



说起李云龙的战绩,那真是不胜枚举。第一场战役就是由被动掩护转为主动突围,击溃日军的重重包围。1940年李云龙率领新一团的战士,为了掩护师机关和野战医院,与坂田联队交战,陷入重重包围。



上级命令李云龙撤退,可是李云龙考虑到如果率领部队撤退,坂田联队将全部压上来,那样形势就会更加被动。李云龙决定抗命,从正面突围。李云龙观察到坂田联队的指挥部位置,吩咐炮兵炸了指挥部。



炮兵不负众望,用仅存的2发炮弹,准确命中了坂田联队的指挥部,炸死了坂田信哲大佐。坂田联队失去指挥官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李云龙随即带领新一团战士乘胜追击敌人,不仅从正面突围,还重创了坂田联队。

身经百战

这次突围胜利,李云龙反而受了处分。打了胜仗还要受处分,也就是李云龙才能干出这种事。1941年日军山崎大队闯进太行山地区,129师各部与山崎大队交锋,损失惨重。在紧要关头,李云龙凭着一身傲骨与山崎大队硬刚,采用独特的作战计划,全歼了山崎大队,扭转了战争局面。



从李云龙的行动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有敏锐的军事头脑,有果断的行动魄力,可就是不太循规蹈矩。李云龙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不是一味地瞎勇敢,而是勇敢并且有谋略,就是李云龙的性格侧写。

李云龙没有上过学,可是他第一次看地图,就好像看到的不是地图上的各种标识,而是山川河流,天堑通途。这是李云龙独特的才能,是骨子里就有的基因,是与生俱来的超凡能力。



1942年秋天,由于叛徒的出卖,日军悄悄潜入村子,抓走了李云龙的新婚妻子赵秀芹。李云龙得知秀芹被捕的消息,命令部队集合,攻打平安县城。当时的政委得知部队要行动的消息,前来劝阻李云龙。



政委希望他能及时向上级请示,得到上级的批准才能行动。可是李云龙却说:“我李云龙有多大的锅就下多少米,一个新一团的兵力,加上县大队区小队的民兵,就足够了。”政委说:“这样太冒险了,我军的压力太大,一个独立团的兵力顶得住吗?”可是李云龙却说:“我是军事主官,上级要是追查下来,枪毙我就是了。”



在攻打平安县城时,日军将秀芹押上城墙,妄想劝说李云龙投降。在民族大义和个人安危面前,秀芹大声告诉李云龙,向城楼开炮,为自己报仇。李云龙含泪下达了开炮的命令,打下了平安县城,同时失去了他的妻子秀芹。

来自燕京大学的指导员

赵刚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延安抗大的毕业生。24岁的赵刚一毕业就分配到独立团做政委,赵刚的这个高起点,放眼整个八路军部队,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赵刚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能力?能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赵刚年纪轻轻,又没有作战经验,怎么就能当上独立团这个主力团的政委职位?其实论革命资历,赵刚可一点都不差。当年还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赵刚就参与了“12.9运动”,他还是运动的负责人之一。



赵刚和其他同志一起,筹划指挥了“12.9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潮。“12.9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很高,丝毫不亚于“五四运动”。赵刚参加革命的时间很早,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

手足情深

旅长期望赵刚能降住李云龙这头倔驴,赵刚身负旅长的嘱托,到独立团报到了。李云龙一点没掩饰对赵刚的轻视,李云龙一向和政委不和,独立团先后来过几个政委,最后也没能留住一个。赵刚面对李云龙的不配合,没有着急,他在等一个破冰的机会。



在和山崎大队的战斗中,李云龙下达了冲锋的命令,战士们在指挥员的带领下冲向敌人。可是对面的敌人的机枪手,不断向战士们吐着火舌,一些战士倒下了。在着紧要关头,赵刚端着一杆步枪,半蹲着身体,瞄准开枪,一下子干掉了鬼子的机枪手。



正在瞭望的李云龙看到鬼子的机枪手应声到底,不由得夸赞“好枪法!谁打的?真是好样的!”身边的警卫员告诉李云龙:“是咱赵政委打的。”经过这次战斗,李云龙对赵刚改变了印象。他把赵刚当成自己的好兄弟。



之后李云龙和赵刚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他们一同打了很多胜仗。在李云龙重伤住院生命垂危时,赵刚坐在李云龙的床前,哭诉对李云龙的不舍。也许是李云龙听到了赵刚的呼唤,他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又回到了人间。



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调到华野的独二师。在李云龙的苦苦坚持下,部队首长才同意将赵刚也调到独二师。可是他们两兄弟相聚后没有多久,赵刚就被上级调到华野第二纵队担任政治部主任一职。



李云龙对赵刚虽然有诸多不舍,可是却没有办法。理论上赵刚去政治部是升官了,纵队在军队中的编制是一个军,政治部主任相当于副军级。而这时的李云龙却只是师级干部,赵刚在他手下也只能是副师级干部。

有很多人不理解,按照打仗的功劳来说,李云龙可谓是战功赫赫。可是赵刚都升任副军级,为何李云龙却只是师级?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是由李云龙的性格决定的。



李云龙虽然荣获不少战功,可是也受到不少处分,有的时候是战功和处分同时下达的。他曾经在刚刚打过一个大胜仗,得到总部首长的表扬后立即命令部队违反群众纪律,带头抢粮,从团长一撸到底到伙夫。这样的错误,李云龙还不止一次的犯,他还从新一团的团长被贬到被服厂厂长,从独立团的团长被贬到营长。



李云龙的战功虽然多,可是缺点也很多。部队首长肯定的是李云龙的战术,但是他对于管理整个军队,可能还有一些欠缺。虽说后来李云龙也升到代理军长,可毕竟只是代理,和政治部主任还是有一定差距。

反观赵刚的经历,可谓人生之路非常顺遂。赵刚很早就考入了燕京大学,在当时的中国,不要说上大学,就是上过学的人也没有多少。赵刚在学生时期就参加革命运动,后来又在延安抗大学习军事理论。



赵刚在独立团和李云龙并肩作战,有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在李云龙犯错误的时候,赵刚一个人兼任团长和政委的工作,他的成绩不容忽视。在解放时期全国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既需要像李云龙一样的猛将,也更需要像赵刚一样的管理人才。所以赵刚比李云龙更早地担任了副军级的职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