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韵什川”35公里黄河航线的正式开通,兰州市皋兰县什川古梨园近期迎来春季旅游热潮。这条新开通的水上旅游线路,标志着什川镇在推进“交旅融合”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为游客提供了“水陆并进”的全新旅游体验。4月24日,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旅局共同举办的2025年文旅深度探索大采访活动走进什川古梨园,见证这里的旅游发展。
水陆联动激活全域旅游
4月24日上午9时,近百人的旅行团从兰州盐场堡码头出发。开启皋兰什川古梨园赏花休闲游。“我还是第一次坐船去什川梨园,跟开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一睹黄河奇峡风光的同时也不用担心堵车,一举两得。”站在船头,游客李女士兴奋地对记者说。
4月正值什川古梨园梨花盛开时节,“水韵什川”航线的开通恰逢其时。数据显示,梨花季开放首周即迎来客流高峰,首个周末接待游客达8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旅游车辆2万辆次,水陆交通的协同效应初步显现。
“周末的航线得提前预订,不然订不上。”甘肃远诚盛世旅行社总经理王燕介绍,她所在的旅行社今年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了80%左右。
交通网络升级 破解旅游发展瓶颈
什川古梨园有百年以上树龄古梨树9423棵,300年以上树龄的有2000多棵,树龄最长的“树王”“树后”已经超过了400年,是目前世界上现存连片面积最大、树龄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梨园。
什川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魏伟介绍,近年来,什川镇依托古梨园,持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露营基地、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深入挖掘天把式、铁芯子、什川灯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举办梨韵什川系列活动,持续吸引游客来什川旅游,每年吸引前来赏花、游览的游客超过90万人次,带动什川旅游经济收入9000万元以上。
同时,什川镇近年来持续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优化道路网络、增设停车场、开通旅游专线等措施,有效缓解了旅游旺季的交通压力。此次水上航线的开通,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出行选择,更分流了陆路交通压力,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
“交通+旅游”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
目前,依托世界最大的古梨园资源,什川镇创新“交通引领旅游,旅游带动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打造“春赏花、夏露营、秋采摘、冬戏雪”的全季旅游产品,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便捷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冬果梨、软儿梨等通过加工实现全年销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文/图
责任编辑:钟磊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