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运以来,对于兰州新区周边客流、货流、信息流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拉动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效应初显,在助力兰州新区加速释放开放活力的同时,推动兰州新区“流量经济”加速打造。

近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运“满月”,累计保障运输起降9919架次、进出港旅客137.1万人次,两项指标位居国内大型机场转场首月运营水平前列。T3航站楼投运以来,对于兰州新区周边客流、货流、信息流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拉动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效应初显,在助力兰州新区加速释放开放活力的同时,推动兰州新区“流量经济”加速打造。

拉动区域发展引擎效应初显

“中川机场的高铁站就在航站楼里,很方便。不用出机场就能坐高铁。这设计真不错!”网友“手工魔法师”留言说。

3月20日至4月20日,中川机场东站累计发送旅客173602人次,日均发送5425人次,累计到达旅客236903人次,日均到达7403人次;民航巴士累计运送旅客达12万人次,其中由机场至周边的长途旅客近1万人次。

GTC综合交通中心实现高铁、地铁与航站楼“零换乘”,从兰州西站至机场仅38分钟,武威至机场缩短至1小时,形成“高铁+航空”双引擎驱动。兰张高铁全面贯通后,游客可快速中转至全国各地,助力打造1.5小时“旅游圈”,推动甘肃及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同时,中川机场设置网约车停车点、反向寻车系统、机器人泊车等便民服务项目,地面交通网络不断优化,抵离机场的车辆数量逐步攀升,出租、网约车及大巴累计发车超5.3万辆次,形成了“快进快出”的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强化了枢纽经济辐射半径。

中川机场还充分发挥枢纽经济引擎作用,由机场直接或间接新增的就业岗位已超过5000个,涵盖机场服务保障、冷链物流、跨境电商、航空维修、酒店商业等领域,带动了周边区域劳动力就业增收。目前,中川机场半径15公里内的临空经济区已形成航空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产业集群。

城市名片效应持续释放

“咱黄土高坡也能整国际范儿。中转政策够狠,免费吃住伺候着,这波温情牌打得漂亮!”近日,新疆文旅推荐官“丝路新疆”在T3航站楼观摩后赞叹道。

现代化的机场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文化窗口、城市名片,具有庞大客流量汇聚衍生的服务效应和品牌效应。投运以来,中川机场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为目标,以“乘心如意”服务品牌为核心,推出8大服务承诺,14项特色服务子品牌,多措并举丰富服务内涵,为旅客提供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的高品质服务新体验。

在特色商贸服务方面,T3航站楼商业布局更加多元化,31个新品牌入驻机场,其中“甘肃首家店”19个,“兰州机场首家店”12个。丰富的商业品牌、特色的地方美食、精美的文创产品使旅客候机体验更加舒适惬意,“甘博绒化博物馆”“放哈”“舌尖尖”等一批甘肃特色品牌备受好评。投运一个月以来,T3航站楼商业同比T1、T2航站楼增长60.29%。

多位年轻旅客称赞说:“在博物馆都没有买到的文创黄芪挂件,没想到在机场买到了。还喝到了兰州特色的甜胚子奶茶。很棒!”

开放枢纽能级继续提升

机场三期工程推动了航空物流核心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与设施布局升级,初步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供需匹配、要素集聚、特色鲜明、协同高效”的航空物流体系。

国内方面,统筹省内机场航空货运资源,联合货运代理、快递物流企业及支线机场,开展货站联营合作,扩大业务规模,推动航空货运一体化发展。利用三期设施扩容机遇,与顺丰速运深化合作,探索商贸配送及购销新模式;利用甘肃特色产品资源与航空物流网络优势,开展“集采+分拨+配送”一体化商贸业务,激活商贸发展新动能。

国际方面,强化兰州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战略地位,打造兰州至中西亚方向精品航线,为中药材、高原夏菜、新能源材料、三文鱼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搭建稳定的空中经济通道和“一带一路”黄金中转枢纽。同时,利用国际班列等物流资源,以多种运输方式协同互补,构建国际航空货运综合物流供应链体系。

未来,依托中川机场还将构建“48小时全球达”物流体系,与中欧班列协同,助力西北地区深度融入RCEP及中亚市场,打造高效、便捷、覆盖全球的航空物流网络。新空港,新体验,新气象,中川机场正加速从“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跃迁,也将为兰州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史晓峰 王恒尚

责任编辑:张军

来源: 新华财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