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暖花开,天气适宜,静宝发现身边有不少人又开始践行“公园20分钟理论”。午休时间,他们把公园绿地当作“能量快充站”,赏景、散步、观鸟……即使什么都不做,就是简简单单地晒着太阳发呆、闻闻春天的气息,也能“满血复活”。



“去公园散散‘班味儿’!”“午休去公园溜达一圈,身心灵都‘解绑’了。”

在各个社交媒体的推荐频道,当代年轻人流行的新名词“不花钱的快乐”,不少年轻人留下自己的“公园漫游体验”


公园20分钟理论”

源自刊登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一篇论文研究:置身自然环境能显著降低人体内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水平,即便不进行任何运动,每天只需在户外公园待上短短的20分钟,就能显著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身体状态。

而即便没有专业的数据支持与科学的实验过程,“公园20分钟”后身体上最朴素与直观的感受:惬意、开心、舒服、治愈等都已经告诉了人们答案。

为什么公园比办公室休息更管用?

在公园里待上20分钟就能解压?

1. 绿色环境=天然“减压器”

研究表明,自然环境能激活副交感神经(负责放松),降低血压和心率。而办公室的空调、电脑屏幕、同事的键盘声……全是隐形压力源!

2. 阳光+新鲜空气=免费能量补充

室内灯光会扰乱生物钟,而自然光能调节褪黑素分泌,改善睡眠质量。深呼吸户外空气,还能提高血氧浓度,让脑子更清醒!

3. “发呆”是最高效的脑部休息

有实验研究证实,大脑在“无目的状态”下会自动清理代谢废物(比如导致疲劳的β淀粉样蛋白)。玩手机?不算!那只会让大脑更累!

对于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的年轻人来说,工作之余寻一处静谧之地,让身心得到放松与“充电”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公园便是理想的场所。

越来越多的公园打开围墙、免费进入,让居民能够在工作间隙与大片绿地亲密接触。你可以独自漫步或坐在其中舒展疲惫的身心,可以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陌生到亲密;或者仅仅是停下来享受自然呼吸,获得纯粹的快乐……



许多人在午间休息时,会走出公司大门,去附近的公园、草坪上睡觉、晒太阳,并表示:“在公园里坐着,不玩手机,也不说话,就看着周围的小朋友玩耍、居民们锻炼身体,感到内心平静,非常享受这个安静的时刻。”

静安公园,位于静安寺的正对面,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繁忙都市中为大自然搭建了一个庇护所,对于在静安寺商圈、南京西路商圈等地上班的人来说,午休时间就能轻松抵达。

一踏入公园,仿佛瞬间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城市的喧嚣与繁忙被隔绝在外,只剩下宁静与和谐。参天的百年悬铃木大道、曲径通幽的小径、红枫点亮的秋日景色,每一处都让人心旷神怡。静安公园不仅环境优美,还充满了人文气息。漫步其中,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韵味。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同事好友同行,这里都是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理想场所。


公园还被探索出了更多的功能,不定期的主题市集,还有戏剧活动……这种“公园+”的模式让市民游客的多样活动得以在大自然中进行,能够更好享有生态文化资源提供优质的服务。


被利用起来的,还有城市的“金角银边”。静安各处几乎都可以看见口袋公园和绿地草坪,它们不仅如同一块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车水马龙的繁华街角,还兼具了实用性,使得人们可以进入并休息,成为身边最近的“公园20分钟理论”实践地。


在静安区繁华的街道旁,隐藏着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放空大草坪”。这处绿地位于永源路70号,坐在草坪的躺椅上放空,感受微风与阳光,草坪上绿草如茵,柔软而富有弹性,仿佛是大自然特意铺设的一张绿色地毯。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草坪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效果。偶尔,一两只小鸟掠过树梢,留下清脆悦耳的鸣叫声,让人瞬间忘却都市的烦恼和压力。


“放空大草坪”不仅环境优美,中心还设有宠物友好区,毛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市民们则悠闲地晒着太阳,放空自己。这里已然成为了午休时间或下班后,放松身心的乐园。


当处处已是绿意盎然时,当大自然已在都市中触手可及时,公园绿地与城市已融为一体。“公园20分钟效应”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身心健康的大门。在这里,我们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让疲惫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滋养。

这个春天,如果你想在静安亲身实践“公园20分钟理论”,无需特意步入某个公园。因为在这里举目所见皆是美景:道路两旁的巨紫荆、樱花浪漫如画,绿化带里的郁金香争奇斗艳,工作的园区里就可见到水清岸绿……这些触手可及的美景,都足以在瞬间将你的幸福感填满。

记者:陈天艺

图片:陈天艺

编辑: 陈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