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龙潭公园作为嘉定重要的公共生态空间,以其清幽雅致的环境承载着市民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市民热切期盼能移除“入园门槛”,让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生态价值的公园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绿色客厅。去年,区人大代表提交关于汇龙潭公园免费开放的建议,主办单位区绿容局随即积极推进。就在最近,好消息释出——汇龙潭公园即将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后,高品质公共空间的开放共享与管理维护如何平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天(4月28日),由区人大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的《代表议事汇》首期访谈来到汇龙潭公园,走进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嘉定镇街道基层实践站,邀请区人大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市民代表等进站议事,围绕公园免费开放后的长效管理机制展开深度探讨。

民生期盼与治理挑战并存

踏入汇龙潭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绿意盎然的草地和错落有致的花坛,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之中。汇龙潭最早建于明代,自北向南由五条河流汇集成潭,应奎山坐落潭中,绿水环抱,古有五龙抢珠之称,汇龙潭因此得名。公园中,魁星阁、玉虹桥、碧荷池、打唱台等建筑与古树名木相映成辉,一步一景,充满诗情画意。


“我是土生土长的嘉定人,从小跟着父母在潭边划船赏花,如今又带着孩子来感受这份诗意。”市民代表姚晴的讲述唤起集体记忆,“这里树木成荫、环境很美,真是我心中的一处宝藏地。”

据介绍,目前,公园开放时间为8:00-17:00,门票为5元/人。不少市民认为,5元门票虽不贵,却成了高频使用的一道隐性门槛。“虽然汇龙潭公园就在家门口,由于收费,来的机会并不多。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汇龙潭公园如果能够免费开放,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可能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全职二宝妈妈杨玛丽表示。

然而,开放共享背后的治理难题亟待破解:如何平衡客流增长与生态保护?大草坪是否开放露营烧烤?人流激增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交通拥堵及不文明行为如何管控?这些现实问题牵动着市民的神经。

杨玛丽特别关注儿童活动安全:“公园水系丰富,能否增设安全警示标识与防护设施?”嘉宏公寓业委会主任韩锋则担忧周边道路承压:“公园免费后,私家车停放是否会挤占小区出入通道?”区人大代表汤雅萍以近期紫藤季交通状况为例,呼吁建立客流高峰期的应急联动机制。

多方共治探索破局路径

公共空间是市民进行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更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

嘉定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副所长袁惠青介绍,事实上,汇龙潭公园曾于2002年就尝试免费开放。遗憾的是,后因管理配套不足、环境破坏严重等原因恢复收费。


此次重启开放,管理方做好准备了吗?汇龙潭公园管理方代表梅文先透露,他们计划将采取“分阶段开放+智能管控”策略,初期开放两个主入口试运行,逐步拆除物理围栏实现客流动态调控,同时强化安保巡查与文明劝导力量。

区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服务推进科副科长韩曜阳则建议通过社会化动员方式扩大志愿者队伍,补充管理力量,共同维护公园秩序。

上海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科副科长徐婧还分享了市级公园的成熟经验,为汇龙潭公园提供了应对大客流的建议和措施,“可借鉴‘园长接待日’制度,定期收集游客建议,形成‘需求响应—方案优化—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

另外,面对各方关切,职能部门表示,将系统梳理意见建议,对具备实施条件的措施即知即改,对阶段性难题建立长效跟踪机制。这场开在公园里的“代表议事汇”,不仅为汇龙潭公园的未来管理凝聚共识,更勾勒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路径,让历史名园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机。

撰稿:席凌燕

编辑:倪丹丹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