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见习记者 张仟煜)4月25日,2025年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在现场表示,今年的宣传周主题为“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将围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标准开展宣传阐释,以大力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为载体,以职业健康知识科普为切入点,指导劳动者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职业健康素养。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江苏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朱宝立介绍,2024年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新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后职业病的类别、病种增加了。“职业病从10大类增加到12大类,新增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个类别。职业病种类从132种增加到135种,每个新增类别中分别新增了1种职业病。” 其中,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成为新增法定职业病。此外,新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针对部分病种的分类进行调整。

近年来,江苏省疾控中心通过科研与实践双轨推进职业健康保护工作。一方面,组织专家参与编著《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实施指南》等多项标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针对石化等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等心理健康课题研究。2024年,江苏省疾控中心累计培养了300余名心理健康师资。今年,计划为消防员、警察、教师、医护人员、制造业工人以及新业态就业劳动者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培训辅导。

“作为江苏省首个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先行区,江北新区在职业健康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卫生健康和民政局副局长葛飞翔介绍,该区创新实施“三区一平台”战略,已建成四级健康企业269家,先后涌现出378名四级“职业健康达人”。辖区内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5人以上的企业有980家,近8万劳动者接触危害因素,涵盖化工、冶金等多个行业领域。为保障劳动者健康,江北新区还积极推进心理健康建设,通过设立精神卫生中心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多举措,全面提升职业人群健康水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