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补偿金计算标准是按照该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来决定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一、需支付经济补偿的离职类型及标准
(一)协商解除(N)
适用条件:公司主动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补偿标准: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例如,员工工作了 5 年,月平均工资为 8000 元,那么经济补偿金就是 5×8000 = 40000 元。
(二)公司过错离职(N)
适用条件:公司存在未缴社保、拖欠工资、强迫劳动等《劳动合同法》第 38 条规定的违法行为。
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员工书面通知解除合同;
未缴纳社保,员工寄送《被迫解除通知书》;
强迫冒险作业,员工立即离职并投诉;
规章制度违法损害权益,员工留存制度文件。
补偿标准: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如员工因公司拖欠 3 个月工资而离职,工作年限为 3 年,月平均工资 6000 元,可获 3×6000 = 18000 元补偿。
(三)非过失性解除(N + 1)
适用条件:员工不胜任工作、医疗期满不能工作、客观情况变化等情形,且公司需提前 30 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补偿标准: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 + 1 个月工资。假设员工工作 2 年,月平均工资 7000 元,公司未提前 30 天通知,那么补偿为 2×7000 + 7000 = 21000 元。
(四)经济性裁员(N)
适用条件:公司因破产、经营困难等进行经济性裁员,需提前 30 天通知工会。
补偿标准: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若员工工作 4 年,月平均工资 5000 元,可获 4×5000 = 20000 元补偿。
(五)劳动合同到期(N)
适用条件:公司不续签劳动合同,但公司维持或提高条件员工仍拒绝的情况除外。
补偿标准: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例如员工工作 3 年 8 个月,按照规定满半年按 1 年计,可按 4 年计算补偿,若月平均工资 6500 元,补偿为 4×6500 = 26000 元。
(六)违法解除(2N)
适用条件:公司违法辞退员工,如孕期辞退、无理由开除等。
补偿标准:2×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若员工工作 5 年,月平均工资 9000 元,可获 2×5×9000 = 90000 元赔偿。
二、不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1.员工主动辞职:无理由主动辞职或因想跳槽、回老家等原因主动离职,公司不支付经济补偿。但如果企业存在法定过错,如欠薪、欠社保等,员工可主张 N 倍补偿。
2.试用期被证明不合格: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公司提前 3 天通知即可,无需支付补偿。
3.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员工旷工、贪污、泄露机密等严重违反公司制度的行为,公司合法开除不支付赔偿。
4.因员工过错导致合同无效:如伪造学历、冒名入职、假获奖证书、假工作经验等,公司可不支付经济补偿。
三、赔偿金额计算关键公式
(一)月平均工资
月平均工资 = 离职前 12 个月所有收入总和÷12。收入包含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费、补贴(如餐补、交通补)等,但不含公司罚款、实物福利(如购物卡)。例如,小王月薪 1 万,年终奖 2 万,其 12 个月平均工资 =(12 万 + 2 万)÷12 ≈ 1.16 万/月。
(二)工作年限计算规则
每满 1 年赔偿 1 个月工资;6 个月以上不满 1 年按 1 年计算;不满 6 个月赔偿 0.5 个月工资。对于高收入者(月工资>社平工资 3 倍),按 3 倍计算,最多赔偿 12 年。
(三)代通知金(+1)
公司未提前 30 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需额外支付 1 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员工在离职时,应清楚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得的经济补偿,遇到问题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利益,同时,需注意在离职后 1 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