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介绍第二次战役中涌现出的志愿军特等功臣。
王兴记(很多资料记作王兴纪)
1950年11月29日,20军第59师117团2营突然接到了上峰的电令:命你部迅速穿插至西兴里,占领弧形阵地,切断敌人的增援,配合兄弟部队歼灭柳潭里之敌。
西兴里是矗立于长津湖西岸,紧贴着下碣隅里西北的一座高达1376米的高山,它雄踞在下碣隅里通向柳潭里的公路旁,是通往柳潭里的必经之地。然而这时2营的营长恰好不在部队,可是军情十万火急已经不能再等营长返回了。
2营政委王兴记,19岁时就加入了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先后10次负伤,4次荣立大功。所以王兴记虽是政工干部,却也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一名人民军队的指挥员。于是王兴记主动担任起了指挥部队的职责,带领2营火速向西兴里穿插。
这时朝鲜的气温已经降至零下30°,真正的是滴水成冰。而2营由于出国匆忙,棉帽、棉鞋都还没来得及配发,棉衣也很单薄,粮食更只配给到位了仅仅一半。
面对这种情况,战士们难免有怨言,并对作战的前景产生了动摇。
王兴记见状充分履行自己的政委职能,他鼓励2营战士们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从敌人那里去夺取棉衣、棉鞋。经过王兴记的鼓励,2营战士们重拾了信心,士气高昂地向西兴里挺进。经过一天两夜的奔袭,2营终于抢在增援柳潭里的美国陆战一师的前面,占领了西兴里扼守公路的一处高地。
11月31日白天,当30夜才抢占高地的2营还在构筑阵地时,美国陆战一师也赶到了西兴里。兵力、兵器都占有绝对优势的美国陆战一师,随即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坦克的掩护下,向2营在西兴里的阵地发起了猛攻!
战斗开始后,美军的炮弹便带着尖啸声铺天盖地地砸在了志愿军的阵地上,其中一发炮弹恰好在王兴记附近落下,将他一下震昏了过去。
值得庆幸的是王兴记很快便醒转过来,且无大碍还能继续行动,于是他不顾自身的伤势,哪里战况最激烈便出现在哪里。王兴记指挥作战之余还不断鼓励战士们的士气,调侃美军这是送棉衣、棉鞋来了。
受到王兴记鼓励的2营战士们越战越勇,武装到牙齿的陆战一师最终败下了阵来,在山腰上遗弃了大量尸体后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王兴记指挥部队成功地击退了陆战一师的进攻后,他不顾战斗中被弹片划伤的剧痛,利用战斗间隙带领2营战士迅速打扫战场。2营官兵从美军的尸体上收集到了大量棉衣、棉鞋、棉帽等物品,这有力地减少了2营在其后的坚守中因为冻伤所遭受的减员,有力地保障了战斗力。
图中站立介绍反坦克手雷者正是王兴记
王兴记白天指挥部队作战,晚上指挥战士抢修工事,连续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朝鲜的严寒让王兴记备受折磨,他的脚趾都被冻烂了。然而当战斗间隙,王兴记收到团参谋长派人从后方专门给他送来的一双棉鞋时,他毅然将这双棉鞋转赠给了自己的通信员。
从11月31日至12月6日,王兴记指挥2营整整阻挡了美军陆战一师援军七天,打退了陆战一师多达17次的猛烈进攻。2营毙伤美军陆战一师366人,还生俘6人,击毁坦克2辆,汽车4辆,圆满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战后志愿军总部为王兴记记特等功,并授予了他‘一级模范’的荣誉称号,该称号在整个志愿军中仅仅只有四人获得。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