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凯歌高奏。彭老总于4月夺回延安,徐向前于5月攻占临汾,许世友于6月收复曲阜,粟裕于6月攻克开封,刘伯承于7月夺占襄阳。

这样的速度无疑让我军气势猛涨,10月4日,伟人电令东北野战军:务必攻克锦州。



锦州,地势狭长,就好似一根带子,一头系着华北,一头系着东北,要攻占此地,非经天纬地之才不可!

然而,锦州的至关重要,非伟人一人知晓。与此同时,蒋介石也下令死守锦州,并倾尽精兵组建了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加以驰援。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眉头紧锁,不是因为怕了,而是整个中国战史上还没有人打过如此大规模的阻击战。

在罗荣桓等人的打气下,林彪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攻破锦州。

既然下定决心,林彪便要点将,而他用人的特点也很直白,能者上,不能者下。

众所周知,林彪旗下5只虎:1纵、2纵、3纵、4纵,还有6纵,林彪直接就选了4纵的胡奇才。

为什么选择胡奇才?



先看看塔山的地形,既无塔也无山,就是一个海拔59米的土堆,但它却是锦州的门户。换句话说,辽沈战役成败与否,就看能不能守住塔山了。

在林彪的眼里,胡奇才有这个本事。

10月4日,“林罗刘”向4纵发出电令:

“你们必须利用东自海边、西至虹螺山下一线约二十余里的地区,作英勇顽强的攻势防御,利用工事大量杀伤敌人,使敌人在我军阵地前尸横遍野……”

显然,这条电令的分量比起以往要重得多。

胡奇才一字一句读完,将电令收好,立即率领4纵50000大军向塔山方向奔去。

到达塔山,仔细观察了约30公里的防线后,胡奇才开始命人在阵地上修筑工事。经过日夜不停地施工,一条以战壕、堡垒、铁丝网组成的立体防线竣工了。以塔山为中心,左右是防御重点,10余公里海岸线为防线。

万事俱备,林彪还是有一些担心,他要求4纵每天上报多次防守情况。



恶战一触即发!

胡奇才带着4纵各领导亲临塔山最前沿指挥战斗,只见敌机从高空突然向下猛扑,刹那间浓烟泥尘冲天而起,指挥部瞬间陷入尘土之中,一个个成了泥人儿。

十二师师长江燮元吐了一口泥沙,冲纵队领导嚷起来:“多悬啦,首长们!”之后说什么也不让他们白天来了。

胡奇才可不认他这个理儿,你不让我白天来,我就晚上来。

10月9日拂晓,胡奇才带着参谋长直奔塔山,找了一处隐藏的地方就开始观察起地形。

“这个塔山太难守了。”胡奇才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左看右看,看得越久,他的脊背越是发凉。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战略要点——塔山堡,从整个防御体系来看,这个塔山堡才是防守塔山的重中之重。



于是胡奇才立马向十二师师长江燮元喊道:“重新布置,调兵进村!”话音未落,只见红光一闪,参谋长立即按住胡奇才一起扑进了战壕里。排山倒海的巨响过后,地上除了灰烬土渣,什么也看不见。十二师师长江燮元跑过来,大声寻找胡奇才和参谋长,好一会儿,才看见他俩动了。

几人相互看了会儿,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这太悬乎了!”江燮元补充一句:“真不知你俩要干啥!”接着又是大家又大笑。

揭下帽子,扫了扫脸上的尘土,胡奇才对江燮元说道:“把兵力调整一下,守村不守山。”随即,34团一营全部扎进了塔山堡,胡奇才补充命令道:“死守不退,打光为止!”



大战在即,胡奇才不按章法出牌,突然调了兵,自然惊动了林彪等各级领导。接着他便接到了一连串的问询,一一作答后,林彪的电话打了进来,只一句:“你这颗钉子,安得好!”

但接着,林彪又严肃地说道:“锦州拿不下,要你的脑袋!”

“是!”胡奇才拿着电话调整了站姿。

10月10日拂晓,塔山下起了雨。

在日伪留下的旧碉堡里,阴暗潮湿,胡奇才和其他四纵领导都坐在铺就的高粱杆上,守着四部电话机开始了对5万大军的作战指挥。

战斗异常激烈,打鱼山岛率先失了守,这可是震动全线的事情。如果敌人越过该岛,后果不堪设想。危急之时,林彪的电话到了,他命4纵务必将敌人困在岛上,不能让他们下岛,然后让第十师29团一营火速增援,天黑之前必须夺回该岛。



胡奇才坐镇督战,眼见大海落潮的间隙,他立命29团一营奋勇反击,千钧一发之际夺回了打鱼山岛。

敌军打掉我两个班占领打鱼山岛时,恰好开始涨潮,岛的周围立刻变成水域。胡奇才就是看准了退潮的间隙反攻取胜的,可谓智取。

这个娄子真算有惊无险!

罗荣桓、林彪的电话接踵而至......

罗荣桓:“街亭虽小,干系重大,你不要做那个马谡,我也不当那个诸葛亮!”

林彪:“守住塔山,就胜利了一半!你必须给我守住了!”

军情如山,军令如火。

“是”,胡奇才大吼一声,直奔塔山堡去办一件大事,那就是检查修筑的工事。这可得检查稳妥了,塔山防御,一营就是命根子。



一营营长很肯定,工事没有任何问题。胡奇才冲他笑笑,大手一挥:“拖门60炮来,对准工事给我轰!”

一营营长哭笑不得,也阻拦不了,只听“轰隆”一声,新筑的工事就塌了一半。

胡奇才随手薅了根树枝,敲着工事质问道:“这就是你们的工事?连个小小的60炮都禁不起,还想对付老蒋的飞机大炮?”

一营营长傻了眼,立即命人重新修筑。

站在塔山堡的村头,连绵的阴雨把天空压得很低,胡奇才体会到了大战来袭的压抑,他能感觉到有千万双眼睛在盯着这个弹丸之地。

胡奇才下定了决心,就是死也要和战友们守住塔山,何况林彪说过:“我只要塔山,我不要伤亡数字!”



彼时的敌方,蒋介石把华北督战主任罗奇派到了葫芦岛,代表他督战。从望远镜里看着小小的塔山,罗奇有种傲立波涛之上的霸气。然而,10月10日一整天的试探性进攻,他都在受措,额头早已浸出了汗。

10月11日,大战激烈。虽然敌军人马众多,但胡奇才瞅准了他们的45高地,一举拿下了大碉堡,挖掉了敌人炮群的眼睛。趁此战机,4纵炮群猛烈开火,一时间,阵地前方尘土飞扬,铁片、泥土夹杂着血肉四处横飞。

一日血战,敌方伤亡惨重。

战报上传,塔山上下欢腾,战士们活蹦乱跳地欢呼着,漆黑的夜空响彻一遍......

这时,林彪的电话来了,他问胡奇才:“歼敌多少?伤亡如何?装备还需要补给多少?”

胡奇才一一作了汇报,最后将一件困扰大家的事也一并报了。他说:“我军阵地前敌人的尸体实在是太多了,臭气熏天,战士们很受影响,请首长指示,这该怎么处埋?”



林彪说:“这个我有办法,你去弄些香水往阵地上多洒些。”

“什么是香水啊?”胡奇才挠了挠头继续问道。

“就是女人身上经常用的那种水,比桂花油还香。”

这段插曲,只能说明当时战争的惨烈程度。

10月15日上午8时,东北野战军攻占锦州。锦州一守敌副团长化妆后仓皇逃至锦西,故此,侯镜如判定蒋部在锦州的10万大军全完了,东进兵团也完了,消息很快传给了蒋介石。



10月16日上午,蒋介石飞抵锦西,自觉屈辱加窝囊,把各军团上上下下骂了个遍。听着各部的阵亡报告,他老泪纵横,再也不想与这群败将废话了。“美龄”号的飞机缓缓升空,绕着塔山转了三圈,消失在天际,从此再也没能回来。

看了东野的作战报告,罗荣桓赞不绝口:“像这样的防御战,在我军历史上也少见。”

林彪点头道:“这个胡奇才,塔山那个营安得好,眼力劲儿蛮毒的哟!”



据战后统计,蒋介石东进兵团抛尸塔山7000多具,这还不算被打碎的。这数千具尸体全由我军替他们收敛,那些发动内战的人,才不会可怜这些任他们裹挟的武装囚徒。

我军伤亡也不小,但他们为了人民而战,雄伟高尚,重于泰山,是死得其所。

今天的塔山,早已竖起了一座丰碑,2000战士的遗骨长埋于此,用那抹闪耀的光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内容素材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