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在上海国际车展的聚光灯下,梅赛德斯-奔驰以28款重磅车型构建起电动化时代的豪华矩阵。面对行业变革浪潮,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销售和市场营销的盖森,与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在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揭示了的转型密码:以“中国速度”加速创新转型,用“奔驰标准”定义豪华本质。


速度与标准的平衡术

中国市场已从奔驰的“最大单一市场”跃升为“创新策源地”。盖森指出,中国40岁以下奔驰客户占比非常高,他们对智能化的敏锐需求正重塑全球研发体系。中国研发团队主导的长轴距E级车上首发的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从立项到交付仅12个月,刷新行业纪录;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更搭载奔驰全新自研MB.OS架构,其中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功能域均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开创“以中国创新,领全球风潮”新模式。


盖森(Mathias Geisen)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销售和市场营销

但速度背后是严苛的德系标准。“我们一向是能做100分,宁愿说90分,甚至80分的企业。”段建军强调,奔驰充分把握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搭载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确保充分实地测试的前提下陆续开放,绝不让客户做“小白鼠”。

盖森进一步强调“在智能辅助驾驶研发方面,我们是‘反向虚标’。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并强调: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辅助作用,而不是接管作用。”纯电长轴距CLA上市前历经180多次实车碰撞测试,电池热稳定性已满足2026国标。这种“反向虚标”哲学,正是三叉星徽对安全承诺的具象表达。


中国专属的思维进化

作为战略级产品,纯电长轴距CLA展现出奔驰对豪华电动车的重新解构。866公里CLTC续航与百公里10.9kWh电耗刷新能效标杆,豆包AI大模型更直观、更人性、更善解人意,悬浮式设计的MBUX超级屏横跨两侧A柱,10.25英寸的仪表屏、14英寸的中央显示屏和14英寸的前排乘客显示屏融为一体,构建沉浸式交互。安全维度更显功力:标配11个安全气囊矩阵,含同级独有的前排中央气囊和同级罕有的前排膝部气囊。


这款“中国专属”车型背后是研发思维的进化。车长4,763毫米,轴距2,830毫米,均比标准轴距车型加长40毫米,为前后排乘客提供了宽裕的空间,多源热泵系统仅需1/3左右的电耗便可实现与辅助加热器相同的制热效果,进一步有效增加车辆在冬季的续航。“我们的立足点从来不仅仅是参数和技术,我们更关注的,是客户真实的应用场景和情感需求。”段建军道出真谛。从冬季续航痛点破解到空间需求洞察,奔驰正用“场景化造车”重构电动时代价值标准。

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

面对“前年卷、去年难、今年又卷又难”的市场困局与行业乱象,奔驰2025年工作重点备受关注。段建军直言:市场挑战切实存在。今年,奔驰将从三方面破局:产品上,不局限于参数技术,深度契合客户应用场景与情感需求,以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为开端开启在中国市场上最强大的产品和科技攻势,计划到2027年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同时恪守139年沉淀的“奔驰标准”。服务端,售后体系成熟,标准化流程严格执行,诊断技师培养堪比医学博士培养体系,超870位高阶诊断技师实力过硬。此外,依托中国数字化生态强化客户直连,目前已有超930万用户注册奔驰数字账户;同时与经销商保持紧密沟通,携手应对市场波动,塑造穿越周期的韧性,在艰难环境中稳健前行。


段建军先生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技术取舍的清晰抉择

从1986年自动驾驶先驱研发项目“普罗米修斯计划”,到2021年全球首个L3系统国际认证,奔驰始终以“人机共驾”为原则,拒绝技术噱头。当前研发聚焦神经形态计算、固态电池等可落地领域,新型太阳能涂层在北京的光照条件下每年可产生长达14000公里的续航。


对于奔驰在中国发展的态度,“创新的激情永不磨灭,这句话一直激励我们,在品牌初心中学会坚守,在创新探索中找到答案。”盖森引用创始人名言时,段建军以“风物长宜放眼量”呼应战略观:当行业陷入“百米冲刺”式内卷,奔驰选择跑“马拉松”。这种定力源自139年的品牌积淀——从EQS的弓形车身到CLA的星徽灯语,每个创新都承载着对安全、品质的永恒追求。

封面观察

当电动化浪潮席卷行业,奔驰用本届车展给出了豪华新解:CLTC续航数字背后是180多次碰撞测试的执着,标准化服务流程之下是5000台实车操练的匠心。这印证着豪华的本质——不是参数的军备竞赛,而是对安全底线的坚守;不是速度的盲目追逐,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共情。正如三叉星徽照耀过的每个时代,真正的豪华永远建立在对“人”的敬畏之上。

封面新闻记者 黄明君上海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