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老板笑嘻嘻的走了过来,却见杜月笙一身破破烂烂,认定是来吃霸王餐的,巴掌对着杜月笙就是一个耳光,怒斥道:你看看你自己的模样,衣冠不整,身上压根就没钱,也好意思到我这来骗吃骗喝的。赶紧滚,钱我也不要了!”
原来这天,16岁的杜月笙已经饿了好几天,走投无路之下来到这一家馄饨摊上想吃碗馄饨,吃了好几个大碗。可是要结账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兜里早就没钱了,这才叫来店老板说:“老板我赊账,明天一起结了。”
杜月笙也没想到,不就是平平常常的赊个帐,这老板用得着发这么大的火吗。自知理亏,杜月笙捂着半边脸,仍笑嘻嘻的对老板说道:“这碗馄饨钱我就先欠着,日后必还你,到时候我还将你的这间馄饨摊买下来,让你专门给我做馄饨吃。”想必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肚量肯定不会小,此时年少的杜月笙就已经做出了决定自己今后的选择。
这时间一晃,二十多年随之而去,当初那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小子也成为了上海滩的又一大亨。这一日,杜月笙办事路过了码头,回想起曾经发生的事,又特意跑去码头派人查找这间馄饨摊。
此时,摊主也已经六十有余了,也仍在那个地方摆摊卖着馄饨。手下人通知了杜月笙,杜月笙来到摊位见此状,便招呼自己的一群手下在这个摊位吃馄饨。上饭时,杜月笙微微一笑,问道:“老伯,你还记得我吗?”
老板对着眼前气势十足的杜月笙看了又看,硬是没能想起来。杜月笙等了许久,说道:“如果没有你当年的那记耳光,也就没有我杜月笙的今天啊!”此时,老板如眼前雷光乍现一般吓了一跳,再看向摊位坐着一名身穿黑衣的手下,老板以为是杜月笙带人前来报复的,手脚颤抖不已,吓得赶紧跪地求饶。没有理会身旁下跪的老摊主,杜月笙自顾自地给手下讲着自己当年在这个码头闯荡的事迹,也顺带讲述当年自己没钱结账,而被这位老摊主抽了一耳光的事情。
众人听罢,无不拍手称赞。这时,杜月笙才扭头看向了馄饨摊主,“当年我曾说,要把你的馄饨摊买下来,现在你开个价吧!”“一切都听杜先生的”,在一旁仍在瑟瑟发抖的老板回应。他从身上拿出十块大洋拍在桌上,“这些钱就用来偿还当年的那碗馄饨钱,应该够了吧!”接着,杜月笙站起来,又说:“从今天起,你就不要在这里摆摊了,去附近租个门面,做点正经的小生意。如果有谁胆敢找你麻烦,你尽管来找我,我帮你解决。”
“还有,以后你这招牌就叫做耳光馄饨吧!”,杜月笙吩咐道。以德报怨,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当一个人被羞辱之后,践行起来却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简单,杜月笙在最后能成为上海滩的大亨,而在小的时候就能面对这位馄饨摊主选择了以德报怨,这是一种格局,也是让他走向成功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