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国际车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作为2025年的第一场汽车盛会,本届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近一千家中外企业参展;车展期间更是有上百场发布会同期举行,发布了超百款新车,规模之大,超出往届。

车展现场:

长城董事长魏建军亲自给观众做咖啡,小米雷军缺席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汽车销量将达3290万辆,同比增长4.7%。相比往年,增速放缓,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上海国际车展依然观者如云。

南都记者走访发现,不论是国内新势力造车品牌,还是海外传统豪华燃油车企业,都展示出了对本次车展的高度重视。譬如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梅赛德斯-奔驰”)以强大车型阵容和创新技术成果,展示了其在全球及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


梅赛德斯-迈巴赫S级轿车“MANUFAKTUR匠心高定”臻享版

23日上午,梅赛德斯-奔驰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4.1展馆举办新品发布会,2款重磅车型——Vision V概念车、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长轴距CLA全球首秀;不仅如此,梅赛德斯-迈巴赫S级轿车“MANUFAKTUR匠心高定”臻享版也在当天亮相展台。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在现场表示,今年一季度,梅赛德斯-奔驰蝉联豪华品牌销量冠军,以及中国市场百万级及以上豪华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V概念车

值得一提的是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V概念车,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据介绍,从2026年起,梅赛德斯-奔驰将推出全新开发的模块化、灵活、可扩展的VAN.EA纯电架构平台。作为全新VAN.EA纯电架构平台的前瞻之作,Vision V概念车科技感十足,其融合了豪华空间与数字体验,智能可变透光玻璃将乘客舱与驾驶舱分隔,可在毫秒间实现透明度的无级调节,营造自由、私密的驾乘空间;车辆配备的65英寸影院级显示屏可自如升降,7台投影仪集成于车顶及地板,侧窗更化身为辅助“屏幕”,构建360度全景体验。

其他车企们也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广汽丰田的铂智7,东风日产的N7,比亚迪的Ocean-S 概念车以及即将上市的海狮06……除了各家车企的新款车,为品牌站台的明星及企业大佬也十分瞩目。阿维塔的姚安娜、宝骏汽车的龚俊、凯迪拉克的樊振东、鸿蒙智行的黄渤、马东等,明星的加盟让上海国际车展星光熠熠。

除此之外,车展现场还有北汽越野高管在展台的魔性高歌,与哪吒割席的周鸿祎展台高调提车,长城董事长魏建军亲自给观众做咖啡……但此前十分高调的雷军却缺席了上海国际车展,以及备受关注的小米YU7也并未在展台出现。

工信部新规要求规范智驾宣传后,车企强调安全第一

在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了《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承担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而上海车展,则是上述智驾新规发布之后,车企的首次集中亮相。

南都记者走访各大汽车品牌发布会发现,有关智驾功能的宣介被淡化,几乎所有车企都将“驾驶安全”作为单独一个章节进行重要讲解。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

例如,梅赛德斯-奔驰带来的MMA平台首款国产车型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被称为“史上最智能奔驰”。在车展现场的宣介中,也给外强调“安全”。据介绍,车辆搭载了MB.OS全新架构,能够同时实现整车软件高频OTA,其搭载的豪华品牌首个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完全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采用端到端大模型且针对国内不同区域路况进行优化,是符合“奔驰标准”、安全舒适且行车文明的辅助驾驶科技。而在上市前,这辆全新纯电长轴距CLA经历了15,000次仿真模拟测试和180余次实车碰撞测试,贯彻“安全为先”的“奔驰标准”。

另外,南都记者走访时发现,各大展台工作人员在介绍车辆时,并不会主动提及智驾功能,宣传重点集中在车辆颜色、内饰以及空间和驾驶舒适度等方面。当记者追问车辆智驾功能时,展台工作人员也只是简单带过,“现在市面上能做到的基础辅助驾驶功能,我们的车都能做到。”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南都记者。当记者进一步追问时,工作人员则会强调智驾“辅助”驾驶、以人为本的驾驶原则,“现在都是辅助驾驶,不能说是自动驾驶,现在管得很严。”

但也有个别例外——当南都记者以购车人的身份走进鸿蒙智行展台时,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称“目前问界M9搭载了最新的L3智驾系统”。当南都记者进一步确认时,该工作人员表示“你可以这么理解,但不能这么说,目前还是L2+,后期可以升级到L3”。

此外,南都记者在多家展台询问了关于新车智驾培训考核的相关问题,多家车企工作人员皆向南都记者表示“无需担心考试,非常简单,还有提示,且只考一次”。

人形机器人很“惹眼”:与汽车正走向深度融合

除汽车外,本届车展也出现了新的展品——人形机器人。目前,人形机器人与汽车正从孤立的技术领域转向深度融合,这种交融不仅体现在硬件系统的集成创新,更在于底层技术逻辑的协同进化。例如,特斯拉Optimus的神经网络架构已开始为FSD自动驾驶系统提供行为预测模型。与此同时,国内多家车企也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IRON

在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当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带着机器人IRON共同出席。据悉,IRON是小鹏汽车在2024年11月6日的小鹏AI科技日上正式公布的,其身高178cm,体重 70kg,拥有62个主动自由度,双手拟人,配备了60个可动关节,可模拟人类站立、躺卧、坐等多种姿态。发布会现场,IRON表演了前进、后退、招手等动作,还吸引了红衣大叔周鸿祎前来打卡。

奇瑞汽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Mornine gen-1也亮相展台。据悉,该机器人是由奇瑞全资子公司Aimoga墨甲机器人公司于2023年末研发的双足人形机器人,身高167cm,体重65kg,拥有41个自由度,单手12自由度,最大行走速度可达1m/s,最大关节扭矩为512N·m。目前,Mornine gen-1可以为顾客提供专业的汽车知识讲解、车型推荐等服务。

此外,上汽荣威、深蓝汽车、长安汽车、极氪、东风汽车等展台均有人形机器人出现,并担任“销售顾问”。

采写:南都记者王子黎 发自上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