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奎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两人不约而同先后来到贾府寄居生活。

然,管家王熙凤并不怎么待见薛宝钗,反而有些漠视,斥她"一问摇头三不知,事不关己不开口";却对爱使小性子且病恹恹的林黛玉很热情,常与之互动,还打趣她吃了贾府的茶,怎么还不给贾府当媳妇。

王熙凤原本与薛宝钗有一层亲戚关系,王熙凤的父亲,与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与王夫人是亲姊妹。


从亲戚的角度而言,王熙凤与薛宝钗是至亲,有血缘关系的姨表姐表妹。林黛玉只是贾敏的女儿,与王熙凤所在的王家并不亲,可以说是不沾边的姊妹,或者说王熙凤也就是林黛玉所谓的堂表嫂罢了。

但王熙凤却不大喜欢亲表妹薛宝钗,反而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林黛玉赞赏有加,表现得特别热情。

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就将王熙凤热情迎接她到来的场景描述得特别生动,先是先声夺人,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接着携黛玉之手,好一番关照,还高赞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这是啥回事呢?

有人说,这是精明的王熙凤有意讨好贾母之故。毕竟贾母才是偌大的贵族之家贾府的实际掌舵者,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可是贾母的宝贝女儿。

王熙凤哪敢对贾母的心头肉不敬?自然得细心周到地爱护林黛玉。

还有,王熙凤作为大房的儿媳妇,得到荣国府的代理管家权,固然是姨妈王夫人的放权,但王夫人也是贾母的儿媳,其影响力自然越不过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贾母。

善于审时度势的王熙凤,本就是八面玲珑善于察言观色的"凤辣子",当然得视林黛玉为亲妹妹,表妹薛宝钗也就不那么重要,可以置若罔闻了。

毕竟站队于贾母,支持贾母默许的"木石前盟",才能获得贾府最紧要的话语权,如此现实考量之下,管家王熙凤也就不怎么待见亲表妹薛宝钗了。


这个心照不宣的理由固然难以否定,只因代理管家王熙凤大权在握,当然有紧紧依靠贾母选择与林黛玉走近的真实想法。

不过,王熙凤喜欢林黛玉多与之互动,对薛宝钗瞧不上还颇有微词的原因不仅如此,其实还有性格、为人等多方面的内因决定。

风风火火敢说敢做的王熙凤,其实并不是刻意于亲戚情分的女强人,薛宝钗尽管是她的至亲表妹,却不是志趣相投的一款。

俗话说,人与类聚,物与群分。

薛宝钗虽说在贾府上上下下投其所好,深得人心,有不错的人缘,但她心机重,只是表面上的豁达大度,其实是特别注重尊卑在意仕途经济的势利女孩。

林黛玉虽说在贾府人缘不怎么好,比不上左右逢源的薛宝钗,但才华横溢的林黛玉没有弯弯绕,为人很率真,不藏着掖着,没有戴着面具压抑地生活。

所以,林黛玉可以不顾别人脸色说上直白的活语,也就表现得爱使人性子,似乎有点刻薄的样子。

如林黛玉打趣周瑞家的送宫花,说她送到最后才会送宫花给她;刘姥姥进贾府百般讨好的表现,又让林黛玉笑称其是"母蝗虫",对惜春的画作戏称为"携蝗大嚼图"……

林黛玉这些生活中的坦率真实,反而见证了她不虚伪的真性情,也让泼辣的王熙凤认可。

而薛宝钗太阴,什么事都藏在心里,不利己的话不说,不利己的事不做。


在"滴翠亭事件"中,她栽赃是林黛玉所为,还有她不愿教香菱学诗,讽刺王熙凤粗鄙不识字,说"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井取笑……。"

薛宝钗这些露骨的表现,表明她其实并不大气还很势利,这与爽朗大方的王熙凤自然不对路。王熙凤虽说歹毒而又藏有野心,但却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她们不同的个性及为人处世上的天渊之别,也就决定了王熙凤从内心里是不怎么瞧得上薛宝钗的。

薛宝钗事实上也不拥护王熙凤,明里暗里还有取笑王熙凤的意思。

哪容否定的王熙凤哪还有心思亲近薛宝钗?薛宝钗这样的表妹不过是血缘关系而已,哪里比得上我见犹怜的才女林黛玉?

且不说林黛玉有贾母这个最大的靠山覃着,林黛玉不做作,直来直去却不乏生活情趣的为人处世,也对了偏爱插科打诨的凤姐胃口。

毕竟生活太过沉闷,太累太无情调。与薛宝钗多亲近,只会带来枯燥与尴尬,没多大意思。

所以,在意热闹生活的王熙凤,也就在认可的天秤上更加倾向于没有血缘关系的林黛玉。

这是原本青春女孩的王熙凤心性使然,毕竟年纪轻轻,骨子里肯定是不愿意乏味生活的。

当然,王熙凤不是简单的普通女孩,她亲近林黛玉不喜欢薛宝钗,还有一个扎心的理由。

曾"一人托两府"妥妥女中豪杰的王熙凤,管理能力还让贾琏退了"一射之地",其女强人的特质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面对善于拉关系的薛宝钗,又有"金玉良缘"傍身,还有王夫人的绝对支持,尽管她不受贾母阵营的喜欢,却不影响宜室宜家的优势发挥。

毕竟,圆润稳重的薛宝钗,如果战胜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当上地位超然的"宝二奶奶",这对看重权力的王熙凤,无疑是晴天霹雳,肯定直接影响她的临时代理管家权。

如若林黛玉在"木石前盟"的加持下胜出,顺利完成"二宝"姻缘,自然是多赢的最好愿景。因为林黛玉尽管有经济头脑,但她与贾宝玉都不屑于仕途经济,不喜欢名利场这样的俗物。

也就对王熙凤构不成管家利益上的实质威胁,王熙凤当然愿意与只有利好的林黛玉多互动,对薛宝钗也就更加淡然排斥了。

综上种种因素的叠加,果敢杀伐的王熙凤无可厚非偏向才华横溢的美女林黛玉,她素不喜欢的表妹薛宝钗尽管是最符合传统美德的淑女,也只能定格在不感冒的相逢中渐行渐远。

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是否走得近,并不取决于多亲多重要的亲戚关系,有时候,反而会成为反向的制约因素;事实上,人与之间能否走近,除了核心的利益驱动外,也与彼此价值的取向,是否投缘能不能愉悦身心息息相关。

毕竟生活是辩证的,清新自然的生活状态,也是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各位看官,你们认为呢?遂以记之,乙巳年三月二十八日即感于湄江之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