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联合

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推出《百姓健康》栏目

我们邀请辖区内各大医院的专家

为大家解读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本期邀请到的是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超声诊断技术主任 顾继英

来聊一聊超声造影的话题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超声诊断技术主任 顾继英


超声是⼀种非侵入性影像学技术,能够洞察人体的各个部位,为医生提供人体内部的图像信息,在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声造影主要用来检查什么疾病?和普通超声有什么不同?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超声造影和普通超声究竟哪里不同?

普通超声主要依靠人体组织器官本身对超声波的反射来成像,如同用眼睛直接观察,但面对一些情况时,例如观察病灶内部细微血流,或区分B超上性质、回声相似的病灶,普通超声可能不够理想。若将普通超声比作用手电筒照房间,只能看到家具轮廓。

那么,超声造影则如同房间内所有灯都打开并加上动态监控,不仅能照亮内部细节,还能实时追踪血流。其秘密在于通过静脉注射一种特殊“造影剂”,这种造影剂是直径仅几个微米、比红细胞还小的微小气泡,这些微泡进入血管后,如同无数个小灯泡,能极大增强超声波反射,使医生清晰看到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及细小病灶,这是普通超声无法实现的。

二、超声“造影剂”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和CT或者核磁共振用的造影剂一样吗?

超声造影剂和CT、核磁共振的造影剂是完全不同的。CT和核磁共振的造影剂通常含有碘或者钆等元素,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超声造影剂的主要成分是惰性气体,比如六氟化硫,外面包裹着一层生物相容性好的外壳,比如磷脂或者白蛋白。这些微泡进入人体后,不会被人体吸收代谢,15分钟后会随呼吸排出,对肾脏、肝脏完全没有负担,就像喝汽水后打嗝排出二氧化碳一样自然。

三、超声造影剂更安全吗?

可以这么说。超声造影剂的安全性非常高,副作用非常罕见,研究显示它的不良反应率只有约万分之一,因此做超声造影不需要做过敏试验。

当然,任何一项医疗操作都有一定的风险,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过敏反应,比如皮疹、瘙痒等,但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能自行缓解。在进行超声造影前,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有严重心肺疾病须告知医生,评估风险,确保检查的安全性。

四、超声造影主要用来检查什么疾病?在临床上有什么重要的应用意义?

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范围可以说只要平时普通B超能做的器官,超声造影也几乎都能做。腹部的肝胆胰脾肾膀胱等,妇科子宫附件,甲状腺乳腺淋巴结,颈动脉、肾动脉等血管以及心脏等器官都可以做超声造影检查。

它的主要应用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

早期发现病灶: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一些细小的病灶,尤其是在肝脏、肾脏等器官,一些小的肿瘤在普通超声下可能难以发现,但在超声造影下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机会。

鉴别病灶性质:超声造影可以观察病灶的血流灌注模式,从而区分良恶性病灶。例如,肝血管瘤和肝癌在普通超声下可能看起来很相似,但通过超声造影,可以观察到它们不同的血流灌注特征,来判断是良性的血管瘤还是恶性的肝癌等,比如病灶的造影剂十几秒就很快的来又快速的消退,形成典型“快进快出”造影模式,就考虑病灶是偏恶性的,反之如果如果是慢进慢退,就考虑良性可能,目前研究显示超声造影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准确性超过增强CT,接近于MRI。

2) 指导穿刺活检,评估治疗效果:

指导穿刺活检:对于一些深部的、难以定位或确定性质的病灶,在超声造影的精准引导下,提高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和准确性。譬如有些结节有时候内部可能已经液化出血,但普通超声不能分辨哪些地方出血液化了,这时候做个超声造影检查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哪些地方血管丰富、哪些地方液化了,这时我们就可以针对血供丰富的区域进行精准穿刺活检,提高了穿刺的阳性率和准确性。

指导介入治疗:在超声引导下的肿瘤消融治疗中(微波、射频等),超声造影可以快速确认肿瘤是否完全灭活,如果局部还有造影剂显影,就考虑没有完全灭活,这时针对这个部位局部再次消融,达到让肿瘤一次完全灭活的目的。

评估肿瘤治疗效果:超声造影可以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比如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通过观察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除了评估肿瘤外,还可运用于心血管疾病:

▶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如斑块的新生血管较丰富,考虑是一个不稳定的斑块;

▶评估血管狭窄、闭塞、血管畸形等;

▶评估心腔或心肌的血流灌注,有无缺血等(诊断冠心病)、检测心脏内血栓或占位等,现在开展的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可以评估有没有卵圆孔未闭,合适一下偏头痛,不明原因脑栓塞患者。

超声造影还可以评估输卵管是否通畅、外伤引起的创伤性出血的严重程度和部位等等,应用范围非常广。

五、甲状腺和乳腺结节适合哪个检查?

在甲状腺和乳腺结节中应用超声造影也非常普遍。普通超声只能看形状,而造影能显示内部血流。以乳腺结节为例,若超声造影显示血流快速、高增强且周边微小血管杂乱如章鱼触手,常提示恶性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

曾有多例病例,普通超声仅显示可疑低回声,分类为BI-RADS 4a类甚至3类,易被忽视,但超声造影后呈高增强,手术病理证实为导管原位癌或不典型增生。因此,超声造影能提前发现体内潜在风险,对早期癌症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六、超声造影检查时需要注意什么?

超声造影流程简便,检查腹部器官(如肝脏、胆囊)需空腹4-6小时以减少胃肠气体干扰,检查膀胱则需提前憋尿。

检查时,护士会在肘静脉注射造影剂,过程类似抽血,可能伴有轻微刺痛。医生在推注造影剂的同时,用探头观察病灶显影情况,全程大约10-15分钟,且无痛无创。

检查结束后,患者只需擦去身上的耦合剂,等待超声报告即可。极少数情况下,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可能会有短暂不适,但休息10分钟即可缓解,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七、超声造影和CT、MRI等检查比较,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超声造影、CT和MRI都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超声造影的优势:

主要是没有辐射,无肝肾毒性,实时动态成像,价格相对较低,方便快捷,可进行床旁检查,方便危重患者。

超声造影的不足:

1)受操作者影响较大:超声检查的图像质量受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影响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2)受气体干扰:腹腔内的气体可能会干扰超声波的穿透,影响图像质量,对于肥胖患者或肠道胀气患者,图像质量可能较差;

3)对骨骼显示不佳:超声波难以穿透骨骼,因此超声造影对骨骼的显示效果较差。

CT的优势:

1)空间分辨率高:可以清晰显示细小的结构,比如骨骼、肺部等;

2)受气体干扰小:对于肥胖患者或肠道胀气患者,图像质量仍然较好;

3)规范化快速扫描:CT可以快速完成全身扫描,适合急诊患者。

CT的不足:

有辐射,造影剂可能对肾脏有毒性软组织分辨率较MRI低。

MRI的优势:

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清晰显示各种软组织病变,比如脑部、脊髓、关节等;无辐射,MRI可以进行多参数成像,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MRI的不足:

检查时间较长,处于一个密闭空间,不合适幽闭恐惧症患者;价格较昂贵,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需要慎用,造影剂可能对肾脏有毒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慎用。

总的来说,超声造影、CT和MRI三者并非竞争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各有优势和不足,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文字 |鲁丹凤

视频|姜玥秀 宋霄霄 尹亦然 龚亦乐

编辑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