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是以往经营者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要“有求必应”,也要“无事不扰”,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运营。

对此,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闵行第四分公司的负责人深有感触:“今年检查明显少了。”

过去,商超是迎检大户。以上述食品经营单位为例,过去一年除了投诉举报触发的必要检查,起码还要迎接七八次日常检查,仅市场监管领域要检查的内容,就涉及计量、广告、商标侵权、价格、公平交易、质量等多个方面,有时候检查事项多、时间长,很难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最新发布的《“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是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减负的关键。这是全国市场监管领域首份《“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以下简称“白名单”)。

“白名单”明确,除了直接涉及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方面的事项列为重点监管事项外,首批有411项符合条件的事项实施“无事不扰”,除上级部署、接到违法线索、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等情况外,原则上不主动就这些事项开展现场检查。

上海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疫苗及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副总经理王培勇坦言,药品企业许多关键环节都有严格的管控要求,频繁的现场检查需要进入其中一些环节,企业当然理解配合,但也会担忧环境稳定性被打破后会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仔细查看颛桥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在线发来的“白名单”,王培勇感慨“改革力度相当大”,他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和荣盛生物有关的“免检”事项有30多个,具体涉及120多个检查要点,现在原则上市场监管部门不会主动对这些事项开展现场检查,许多关键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就不必抽出宝贵的时间陪同现场检查。


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


必要的现场检查现在也受到严格的管理,图为企业主管扫码查看检查的具体信息,检查人员必须事先制定检查计划,并告知检查对象具体的检查项目。 陈玺撼摄

“首批‘无事不扰’事项占到了市场监管领域检查事项总量的63.7%,将来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调整优化。”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处副处长吴蓓蓓介绍,在去年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对繁杂的检查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将问题发现率低、投诉举报数量少、违法行为危害后果轻微等的检查事项列入“白名单”。

事实上,一些复杂的事项,比如“对是否实施商业贿赂行为的监督检查”,仅通过常规的现场检查很难发现问题,这种事项也是此次被列入“白名单”的主要对象。“恐怕真有问题也不会主动承认的,现场检查可能空手而归,像这样低效的检查就要压缩。”吴蓓蓓表示。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无事不扰”事项并非彻底不查。这些事项其实运用了非现场检查或社会共治等方式来替代现场检查,既能让企业“无感”,又能守住法律法规和公共安全底线。

途虎养车(上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大部分的网络广告行为已实现“无感监管”。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用传统的现场检查方式,发现网络广告违法违规行为的效率不高,企业还要专门抽出人力迎检、准备大量的资料,现在,市场监管部门主要通过网络监测的方式进行检查,提升了监管效率,又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

按照传统监管模式,要第一时间发现并控制餐饮环节的亚硝酸钠,难度很大。梅陇市场监管所负责人坦言,严格遵循日常监管的规范流程,一个上午能线下检查六七家食品经营户已是多数监管人员的极限,“有些经营者的加工制作过程集中在两三个小时内,不在这段时间去检查,饭店里的人都休息了,很多检查项目根本无法落地,这种餐饮行业的特点对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

借助“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监管人员坐在电脑前面就能实时查看、回看餐饮服务单位的经营行为和关键环节,近期,闵行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发现了一包餐饮服务单位贮存的亚硝酸钠,在餐饮服务领域开出了上海市场监管领域首张“非现场执法”罚单,从监管到立案再到处罚,整个案件均在线上完成。


食品经营单位安装使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后,监管人员可以在线检查情况。 陈玺撼摄


执法人员在线调取历史监控画面,发现了厨房角落里的“猫腻”。 陈玺撼摄

在开展必要检查的同时,将日常检查事项一并完成,压缩上门次数,也能为企业减负。

往年,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要接受市场监管部门各类现场检查十多次。今年起,闵行区市场监管部门在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试点,因投诉举报等情况而触发上门检查时,将必要的计划检查项目同步做掉,通过“进一扇门、查多件事”,减少对企业的打扰。

客服总监梁煜表示,这种方式大幅减少了监管部门上门开展计划检查的次数,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专注于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原标题:《全国首份“无事不扰”清单落地,减负事项超过400个》

题图来源:陈玺撼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陈玺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