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举行的吴泾镇学区化“大思政课”项目启动仪式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宣讲主题活动,以“泾航育德 强国有我”为主题,聚焦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育,在镇域内设立1个吴泾镇大思政课研究中心和8个实践教学基地,并推出吴泾镇科技特色研学地图。
今年暑假起,实践教学基地的研学活动将登录“随申办市民云—闵行区旗舰店—五育融合”平台,闵行区的中小学生可通过平台报名开展研学,体验到独具吴泾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堂”。
2025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吴泾镇提出要持续推进民用航空、生物医药(养老科技)、能源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积极融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当前,镇域内已汇集航发商发、中国商飞、中航机载等20余家航空产业上下游企业,还有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东海学院等高等院校内丰富的航空航天领域专业教育学科,为打造“知—行—悟”一体化的沉浸式思政教育场景提供了地区资源优势。
精准衔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为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场景保证,吴泾镇联动中国航发商发航模工坊、中国商飞材料实验室、中航机载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科普馆等高校企业设8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授牌。
在8家高校企业设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启动仪式上成立了吴泾镇“学区化”大思政课研究中心,设在十二年一贯制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闵行永德学校,并联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孟宪承书院、物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物理学院和东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专业力量,打造“高校赋能+学段贯通+五育融合”思政教育特色品牌,开发覆盖小初高全学段的“咏德金课”,课程涵盖科普宣讲、职业体验、创意设计赛、辩论赛等,激发青少年对航空航天事业的兴趣,推动思政教育与科技、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此成立吴泾镇“学区化”大思政课研究中心
吴泾镇学区化“泾航育德”大思政课程方案显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根据不同学段的认知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主题、课程目标、研学内容并配备相应的研学基地。对小学段启蒙航空兴趣,感知工匠精神,对初中段理解科技自立,培育创新思维,对高中段则深植家国情怀,思辨科技伦理。今年暑假起,这些实践教学基地的研学活动将登录“随申办市民云—闵行区旗舰店—五育融合”平台,届时闵行区的高中小学生可通过平台报名开展研学。
为区域青少年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联动周边优质资源,为区域青少年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以科技强国实践教育为地区科创基因传承、民用航空发展注入少年智慧”,吴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吴泾镇将加快探索出一条具有吴泾特色、可示范推广的“大思政课”建设新路径,为闵行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吴泾样本”。
记者:崔松鸽
部分供稿:闵㻍瑄
初审:陈怡婷
复审:戎长春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