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最新通告,自2025年4月26日起,广州市公交线路将进行以下调整。
暂停运营线路:B1路快线、B4路快线、B5路快线、B13、B14、B23、B27路
调整运营线路:B31、360路
对此,网友评论称:
广州BRT系统运营14年之际,其专用车道的存废问题再度成为讨论焦点。
最新数据显示,该系统正面临三重挑战:客运量持续下滑、公交分担率明显降低,以及与社会车辆车道使用率不均衡的矛盾加剧。
这些矛盾导致“BRT车道开放”等词条冲上热搜,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
01
4月26日起,B1、B4路快线停运
根据通知,本次公交线路调整分两个时段实施。其中,部分调整自2025年4月26日首班车起实施:
公共汽车B1路快线、B4路快线、B5路快线、B13、B23、B27路、998路暂停运营。
公共汽车B31路,由珠江嘉园总站至地铁鱼珠站总站调整为珠江嘉园总站至黄埔东路(石化南路)总站;公共汽车360路同步由笔岗新村总站环线调整为笔岗新村总站至鱼珠总站。
公共汽车564、夜100路,由行经黄埔大道中、科韵路琶洲大桥等路段调整为行经车陂南路、车陂南隧道、星悦路等路段。其中,564路发班间隔同步调整为高峰期不大于15分钟一班,平峰期不大于20分钟一班。
公共汽车965路增加行经百花路、浣花西路等路段。
公共汽车761路增加行经工业大道南等路段,公共汽车762路由海珠客运站总站至黄埔村总站调整为海珠客运站总站至黄埔古村总站。据悉,761路和762路双向总站服务时间为6:30-21:30。
@金羊网
02
BRT客流下降,减少线路势在必行
21世纪初,广州实施“东进”战略,广州东部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2010年2月20日,广州首条快速公交系统(BRT)正式开通运营。
这条被誉为“东部彩虹”的BRT线路西起天河体育中心,东至黄埔夏园站,全长22.9公里,共设26对车站,途经31条公交线路。
作为广东省首条快速公交系统,广州BRT采用“封闭走廊+灵活线路”的创新运营模式,通过设置公交专用通道,有效实现了公交路权优先,大幅提升了公交运行效率。
@南方日报
十几年来,广州公共交通发展,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广州地铁从37公里到700公里,公交与地铁客运比从7:3逆转为3:7。
广州BRT的乘客数量近年来明显下降,根据统计,在历史高峰期,2015年日均客流量曾达85万人次,2020年疫情前日均客运量超过75万人次。直至2024年,日均客流量降至约25.8万人次,今年1月日均客运量同比下滑12.3%。
BRT站台 @南方日报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数百万辆电动车分流了大量中短途公交乘客,最直接的影响是主干道公交线路出现客流量明显下降的现象。
与此同时,向东延伸的地铁网络已发展成为公共交通的主力。BRT公交线路与地铁5号线、13号线的高度重合,导致乘客大量转向更快捷的地铁出行。
客流下降是此次BRT线路调整的主因。
另一方面,BRT通行长期受多个堵点制约,中山三院、电脑城、师大附中等路段临停占道严重。上桥位道路收窄导致社会车辆频繁变道,五山、华快跨线桥仅两车道,BRT专用道被迫混行。
两边的BRT专用道对比 @网络
目前,广州BRT系统运营线路共31条(不含调度快线)。若此次调整方案实施后,广州BRT仍将保留20余条常规运营线路。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广州BRT已率先在天河段试点自动驾驶文远小巴服务,开通了连接天河与黄埔两区的便民线路,这一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了BRT系统的效率。
自动驾驶文远小巴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