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经对蒋介石说,蒋介石有三虎将,他用任何一个都不会败得如此凄惨,白崇禧正是其中之一。
可白崇禧在一九四九年年初的时候,虽然有四十万军队,可这四十万军队却在短短数月内全军覆没,毛主席都对他寄予厚望,为什么他带着四十万军队却败得如此凄惨?
实际上,这四十万人并非都听白崇禧的命令,而是另有缘故。
斗争
我们都知道,国军有两个派系,一个是老蒋的门生,由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组成,一个是“杂牌”,由当地的军阀组成。
在国军之中,杂牌军的资源一直都很差,而且还会受到轻视,白崇禧就是桂系的人,他在军中一直受到“嫡系”的轻视。
但是,白崇禧在北伐期间,肯定是蒋介石的人,因为在“四一二”政变中,他曾公开站在蒋介石这边,后来又不甘心屈居人下,便与李宗仁联手,逼迫蒋介石退位,并打出了“反蒋之战”的旗号。
蒋桂之战拉开序幕,结果桂军战败而告终,桂军却不肯罢休,与阎冯联军联手发起中原之战。
蒋桂之战又开始了,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又一次迫使蒋介石退位,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李宗仁、白崇禧为了国家的利益,决定与老蒋结盟。
虽然打着“联合”的旗号,但是谁都看得出来老蒋是怎么想的,于是白崇禧、李宗仁就想把红军包围起来。
那时白崇禧对老蒋的偏袒十分不满,可以说他在包围红军的过程中,屡次放了红军的人。
气得老蒋一通急电,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虽然白崇禧还是我行我素,但也不时地打个电报回去,或是佯装追赶红军。
抗日战争打响后,白崇禧自告奋勇到抗日前线,在南昌,长沙,桂南等战斗中都有他的身影。
可是蒋介石对李宗仁、白崇禧却是极为忌惮,从来没有将军权交给他们,生怕他们叛变,随便派个官职就行了。
白崇禧之后再发“亥敬”电报,为什么蒋介石一个星期都没有回音呢?原来是有难言之隐。
此时,平津战役已打响,人民解放军紧紧地围住了北平,天津,塘沽,张家口等地也都解放了。
老蒋在战争中的惨败,已经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加上白崇禧等人在他的内部捣鬼,使他在和平谈判方面,不能不表明自己的立场。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蒋介石在黄埔路南京总统府大摆筵席,款待中央高官及中央常委。
官邸里灯火通明,灯火通明,桌子上摆着丰盛的饭菜。这种刻意营造出来的喜庆氛围,非但没有让整个宴会厅变得喜庆,反而像是一场灾难即将来临。
饭后,蒋介石脸色阴沉,叫张群把《元旦文告》念给他听,除了表明要与中共和谈外,他还装模作样地说:“我对自己的去留,从来都不放在心上,只看国家的意志。”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沉默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蒋介石有意地问李宗仁:「德邻兄以为此文告如何?」李回答道:「我和委员长没有异议。」
接着, CC派的骨干谷正纲和张道藩都表示强烈反对,谷正纲更是嚎啕大哭,非要把最后两句话删掉。
蒋介石以此为借口,把手里的茶杯往地上一扔,大声骂道:“你以为我想这么干吗?我要下野,不是由于共党,而是由于我党内的一个派别。”
说完,他气冲冲地走出了宴会厅。老蒋这一手,谁都看得出来,是冲着桂家来的。
他要白崇禧学“持以宁静”,一面规劝白“不要被共党算计”,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了。
当天,蒋在总统府集合了国民党高官,并将李宗仁召至后厅,说道:「请转告健生(白崇禧之名),不准湖北及河南国会再发电电,免得人心浮动。」
这一句话是对李,白两个人的一种警告。1月6号,蒋介石决定派遣一位政治老手张群飞到武汉去做工作。
白崇禧也立刻做出反应,要求黄绍竑由上海赶往南京,再乘张群飞往南京,商议应对之策。
1月9号,张,黄抵达武汉。章伯先在湖北会见了“和运”的代表,竭力劝说,却被驳倒。
张随后与白崇禧会面,传达了老蒋的两个观点:“我若退休,是否能保证和平?如果我要退休,就得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自愿退休。”这其实就是蒋对白的另一种警告。
抵达台
不过,张群自己也说过,「明知道不行也要去做」,他这趟旅行唯一的收获,就是从湖北洪山运来三百斤的红菜苔,运到南京。
白崇禧把张群打发出去以后,就在自己的卧房里,同黄绍竑等人举行秘密会议。
在会议上,白崇禧第一个讲话:“我们和老蒋的关系破裂了。淮海战役一打完,他早晚要来搞我们。”“我们不仅要解决国民党的内部问题,也要解决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你有什么建议吗?”
会上讨论的结果是,一边继续鼓动华中各省加紧“和运”反蒋,一边又派黄绍竑到香港去见李济深这位桂系元老,请求李调停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
白崇禧决定,向陈那德客机订购一架价值八万港元的私人飞机,作为黄绍竑之用。李济深因为受到中共中央的邀请,已经去了京津,所以没能见到他。这也让他的计划宣告失败。
1949年,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利用蒋介石战败后的内忧外患,迫使蒋介石退位,李宗仁接替蒋介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代理总统之职。
四月,蒋介石在背后捣鬼,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宣告破裂。不久,人民解放军就渡过了长江,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也纷纷躲藏起来。
六月十三日,李宗仁、白崇禧分别派出代表,邀请刚刚从北平飞往香港的前桂党领袖刘斐到广州,当面谈话。
抵达行宫后,得知刘斐在南京坚决拒绝和谈,便逃至广州负隅顽抗。
他急切地恳求众人不要再次错失良机,要认清当前形势,向民众投降。此时,白崇禧站在窗前,眺望着白云山,沉默不语。
李宗仁此时对白崇禧说:「你手里的枪炮,是否仍在?」
白崇禧并未正面作答,他沉吟片刻,又道:“以后如有需要,到台湾去,如何?”
出乎白崇禧意料的是,他话音未落,李宗仁就气得暴跳如雷,嚷道:“王八蛋才到台湾去!”
没过多久,李宗仁就以治病为名,寻了个藉口去美国。
白崇禧不肯接受李宗仁的建议,跟随蒋介石到台湾,从此过着一种前后反差极大的人生。
到了台湾后,白崇禧的日子并非如他所想的那么轻松,不但没能获得要职,反而被冷落了。
国民党在清理国民党的退伍军人名单,发放抚恤金的时候,他是第一个被开除的人。
谈判无果而终,蒋中正因怕白崇禧暗中联络美国的李宗仁,又把特务机关设在白崇禧住所的正对面。
白崇禧除了在家中种花遛鸟以外,无论他到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都被蒋当局监视着。
真是“虎落平阳,被狗欺”,白崇禧在党内遭到排斥后,原先在党内并不受重视的年轻将领,也开始向他伸出“爪牙”。
他们都在背后给白崇禧下绊子,有些人更是想方设法要“结果”他。
他们想不通,蒋中正为什么要把他带到台湾,却不肯把他的权力交给他,甚至连惩罚他的心都没有。
事实上,蒋中正心中仍存有一丝“期盼”,认为白崇禧是他能够制衡李宗仁的惟一砝码。
此外,若将来蒋中正仍能“反攻大陆”,则白崇禧是仅存的几位将军中最有价值的一个。
白崇禧每次出门,都会有特务跟着。一次,白崇禧乘坐一辆汽车出门,不久,他就在汽车后面发现了一辆吉普。
不料汽车在半途坏了,白崇禧命令司机停下,并派人到汽车前面告诉他,不要急,慢慢修理,我们等修好了,再一同上路。
这让车内的特工很是尴尬。这帮家伙也真是够菜的,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正跟着大名鼎鼎的“小诸葛”。
他们那点手段,如何能骗得了智谋过人的白崇禧?
有一回白崇禧与友人共饮咖啡,到结帐时,白崇禧竟在咖啡厅里多订了两张桌子,友人奇怪,问:“你都不招呼我们,怎么还替一个陌生人买单?”
白崇禧则称,这是特务,专为监视我而设。这两张桌子上的人自认为做得很隐秘,却不知早已被白崇禧看在眼里。
小诸葛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
逝世
后来,李宗仁回国后,居于台北的白崇禧,便成为蒋介石盛怒之下的头号靶子。
白崇禧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他觉察到蒋介石的怒气,曾向身边的人说,李宗仁回国以后,他在台湾已无颜面面对人。
而这个时候,谷正文却从毛人凤那里得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务。
这次,毛人凤把他介绍给了一位重要人物,蒋介石。而蒋介石交给他的任务,正是设计刺杀白崇禧的行动。
谷正文现在是安全局情报部门的负责人,隶属于毛人凤,怎么会来找他呢?
从他的回忆录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上面写着他曾经是八路军的卧底,绑架了傅作义,刺杀了杨杰,以及克什米尔公主号等。
须知白崇禧在国民党中的势力很大,这件事决不能让人抓到把柄。而且,这种级别的高层,平时都是重兵把守,想要抓到他,并不容易。
光是这两点,就足以说明这个任务的难度有多大。
所以,他接下这个任务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摸清白崇禧的生活习性,以便策划刺杀行动,这就要求白崇禧的亲信帮忙。
不久,一名姓杨的副将便成了突破口,他被收买后向谷正文透露了白崇禧的生活习性及每日动向。
这位曾多次暗中活动的特务头目,迅速发现白崇禧的生活习性。白将军一生军旅,本就闲不住,到了台湾,更像是被关在家里一样,闲来无事,就喜欢上了狩猎。
不过,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没办法步行去狩猎场,只能坐火车上下,如果火车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一场意外。
等白崇禧去打猎的时候,谷正文已经派出了自己的手下,去了指定的案发现场。
这是一座铁路火车要经过的桥,他们打算把桥上的固定螺钉拆掉。于是在白崇禧乘火车下山时,列车失控失控坠下,谷正文便可完成任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白崇禧所乘的第二部汽车,尽管在头一部汽车掉进了桥下深不见底的山谷时,却已来不及减慢速度。
然而,车内的副官却丝毫不敢迟疑,就在这危急时刻,将白崇禧推下了汽车。随后,汽车从山谷中跌落,白崇禧得以幸免。
后来的,白崇禧依着蒋介石的意思,过着一种半遁世的生活,再不敢与官方人员来往,只是在家里安静地抄写、书写,装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再过数年,白崇禧夫人病逝,夫人走后,白崇禧便开始放荡起来,在家里招揽了数名貌美如花的小护士,美其名曰给他调理身子,实则与这些美女调情,却不料,白崇禧竟被一个小护士给杀了。
白崇禧死前一日,仍与一位心爱的小护士秘密会面,而且晚上,这位小护士还到起居室去给白崇禧送酒、送药。
那一次,守卫在大厅外的警卫也没觉得有什么,谁知到了次日,那间屋子毫无动静,警卫闯进来时,那名看护已经离开,而白崇禧则已成为一具死尸。
白崇禧于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在自己的卧房中去世,尸体呈绿色,死亡原因尚不清楚。蒋介石对他的逝世深表哀悼,为白崇禧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并向白崇禧的遗骸三拜。
所有的人都觉得好笑,因为白崇禧与蒋介石并没有什么交情,那么,他为什么会如此悲伤?
蒋介石对白家人表达了关心,并说:“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我说。”白崇禧之子直截了当地反驳道,“白家人从未遇到过困难。”白家的后代,就像他们的父辈,从来没有在蒋介石面前低下过头。
一代名将白崇禧之死令人扼腕叹息,而其与蒋介石长达40多年的纠缠更令人扼腕叹息。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十分激烈,即使是小诸葛还活着,也无法阻止国民党的覆灭。
蒋白两人虽然在悼念仪式上受到了冷嘲热讽,但蒋介石并没有对他的家属进行任何军事报复,白崇禧一死,两人之间的恩怨也就烟消云散了。
后记
蒋介石和白崇禧的关系本来就不好,两人虽是一伙的,可是白崇禧几次三番地出卖蒋介石,使他死后,
蒋介石也不大看得起他,还曾用改嫁的寡妇来侮辱他,不过,“人已逝,灯已灭”,这种评断也不能对白崇禧造成实质上的损害。
白崇禧一生坎坷,一代名将,终因听信别人的许诺,葬身台湾。这说明,别人的承诺,是不能轻易相信的。
参考资料:
钟山风雨——白崇禧逼蒋下台始末 作者:何开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