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科技创新推动构筑研究型医院,技术攻坚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逸仙人始终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国家队”医院在医学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前沿医疗技术和科学技术攻关创新。

近期,我院举办了2024年度临床医疗新技术评比大赛,评选出内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外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这些获奖项目不仅体现了我院在临床医疗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是逸仙人在医学创新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体现。

今天,逸仙君继续为大家介绍本次新技术评比大赛中的获奖项目,介绍创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突破与亮点,见证逸仙人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征程中的坚实步伐。

新技术名片

技术名称

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Lark-loop固定术

团队介绍

科室:运动医学科

首席专家:杨睿

团队成员:龙毅、侯景义、张晋铭、李昕昊、张琮达

产生背景

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tendon, LHBT)病变是导致前肩疼痛和前屈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传统治疗手段是肩关节镜下LHBT离断/固定术,其中经典套索环(Lasso-loop)更是常用固定技术。然而,术后不少患者出现了新问题:大力水手畸形。这是由于LHBT离断后固定失效,断端回缩至上臂所导致。

这一畸形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外观上的改变,更意味着患者术后疼痛依旧持续,屈肘及前臂旋后肌力会下降,活动时甚至可能会引发阵发性肌痉挛。深入剖析发现,该经典技术Lasso-loop固定失效主要有两大原因:半环抱单尾线的设计使得线环抓握力不足,力量分配也不均;同时,缝线对肌腱还存在纵向切割效应。这些弊端影响着众多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面对这一困境,我院运动医学科杨睿教授团队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创新性地设计出Lark-loop固定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技术的痛点

新技术亮点

Lark-loop固定术创新性地使用Lark-loop固定环,该环采用全环抱双尾线的设计,有效增加了生物力学强度,使肱二头肌长头腱(LHBT)固定更加牢固,同时,具备抗牵拉、防切割以及高抓握力等优点

团队通过多阶段、多角度的研究,验证了Lark-loop固定环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实验证实了Lark-loop的生物力学性能显著优于Lasso-loop,且有着优越的腱骨愈合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科院2区期刊《Orthop Surg》(2023 Apr;15(4):1136-1143)。

团队还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成功为患者LHBT实施了肩关节镜下Lark-loop固定术,手术的成功实施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rthrosc Tech》( 2022 Jun 14;11(7):e1195-e1201)。

新技术意义

杨睿教授团队长期深耕于肩关节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疑难肩痛诊治领域,已经取得了众多创新性成果,多项肩关节微创技术(H-loop、LL-loop 、PAP等)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Lark-loop固定术作为团队的其中一项首创新技术,具有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简明高效等特点,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该新技术已成功入选2023年度广东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团队下一步拟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该新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大力水手畸形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让更多患者摆脱术后畸形困扰,重获肩关节无痛活动功能,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来源:医务科、运动医学科

责编:黄睿、房诗婷

初审:刘文琴

审核:欧阳霞、任毅

审核发布:杨建林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