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期,甘肃省祁连山林区人民法院对一起非法收购冬虫夏草案作出一审判决,男子马某某甲因非法收购5632根冬虫夏草(价值180224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6000元,涉案虫草全部没收。

事实上,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有媒体报道,2023年3月,湖南省资兴市森林公安局侦破系列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0名,查获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活体6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鹇活体17只及其他野生动物,扣押数百个禁用猎捕工具。经查,2021年4月以来,犯罪嫌疑人何某明为牟取非法利益,大肆收购非法猎捕的野生动物,并将收购的野生动物出售给经销商、餐馆。

无论是冬虫夏草、古柏树还是黄腹角雉,都属于重点保护动植物,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危害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属犯罪行为,而上述案件的判决,不仅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打击,也对社会公众起到了警示作用,任何别有用心之人企图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

比起这些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它们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价值更值得关注,这也反映了公众生态意识的薄弱。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对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加大监管和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如通过组织开展线下主题活动,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宣传相关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提升公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公众自身也应加大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及相关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还可以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发起的相关志愿者活动等。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多样性需要每个人的参与,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守护。

上游新闻 齐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