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国网北京密云供电公司专业人员介绍输电线路知识。王硕摄

人民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尹星云)在第43届北京市爱鸟周到来之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联合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于近日组织开展以“候鸟生命线”2025春季护航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据悉,“候鸟生命线”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发起的公益项目。该项目以保护东方白鹳、朱鹮、黑颈鹤等珍稀鸟类为核心,通过在候鸟栖息地和输电线路周边区域开展鸟类活动分析、护鸟装置研发应用、联合巡护等系列行动,在守护候鸟迁徙路径的同时,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活动当天,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的20名志愿者先后到北京候鸟迁徙的重要途经地昌平区北沙河河岸和密云区太师屯小漕村,在生态专家、国网北京电力输电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鸟类观测、护线体验等方式,认识电力设施和鸟类保护的紧密联系,助力候鸟保护与电力设施保护知识传播。

“在候鸟迁徙期间,我们密切关注线路周边鸟类活动轨迹,精准划分鸟类活动区域,通过对线路加装防鸟挡板、防鸟绝缘罩等措施,实现保护鸟类的同时,防范鸟类造成输电线路故障。在加强重点输配电线路日常特巡工作中,依托‘输电线路智能监控系统’密切关注线路运行及鸟类活动情况,将‘爱鸟护线’融入工作日常。”国网北京密云供电公司运检部输电运维专责赵志豪对志愿者们耐心讲解。

在石景山区“北京第一通电村”红色电力展馆前,大学生志愿者们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科普讲解候鸟保护及电力设施保护、安全用电等知识。“通过两天的学习交流,我们不仅深入了解候鸟保护的关键性,也认识到了维护电力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自己学会的知识向大众进行科普,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志愿者张舒文说。

此次活动是国网北京电力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身着统一“候鸟生命线”绿马甲,成为爱鸟护线的流动宣传者。“这次活动是国网北京电力首次举办的以爱鸟护鸟与保护输电线路为主题的公益活动,选取的点位都是在输电线路附近的候鸟栖息地。我们希望通过多频次的公益科普、研学、宣传等活动,向社会传递绿色发展理念,实现鸟线共生、和谐发展”。国网北京电力宣传部品牌处处长李春华介绍。

自2021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候鸟生命线”项目,参与候鸟保护栖息地44个,覆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条候鸟迁飞通道,已成功救助国家各级保护鸟类超13000只,每年在线路铁塔上孕育的珍稀幼鸟近千只。

未来,国网北京电力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指导下,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引导更多公众参与候鸟保护,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为守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实现电力设施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