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网讯“原来手机可以变成新农具。”4月23日上午,在庐江县移湖街道闸山村,村党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汪斌和村党委书记谢付田通过直播镜头向肥东县定光小学的50余名小学生展示“书记四人寻”助农直播的场景。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助农云课堂”以“乡村直播间+教室大屏”联动的方式,让孩子们与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场景实现“零距离”。


“问天问地”里收获成长

“最开始是怎么想到利用直播的形式来帮助农民伯伯的?”“做助农直播真的有用么?”小朋友们问天问地,在这场“科技助农云课堂”上积极互动、踊跃提问。四年级一中队李语欣同学说,她也想尝试去学习科技助农,比如直播带货。对此,汪斌告诉小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小朋友们能主动思考通过科技助农参与乡村建设,这份热情和责任感太可贵了!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乡村振兴事业薪火相传的希望。直播带货只是助农的一种有效工具,而想要掌握好工具的前提,就是要靠努力学习知识基础,培养对科学技术、农业科学的兴趣,为未来实践做好准备。”

定光小学老师卢珊表示:“这堂‘科技助农云课堂’让课本上的‘乡村振兴’四个字有了清晰的形象,未来我们也会增设了‘智慧农事’实践课,让同学们真正有机会去亲身体验。”


青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这场云端对话,不仅是一堂科普课,更是一场课本与实践的深刻体验。“书记四人寻”助农直播间开启“书记早市”直播,4位村书记每日早上7点通过实景展示蔬菜削皮验鲜、现秤活禽等特色形式,4天累计销售青菜、莴笋等农产品509单,销售额达2.2万元。直播采用“村民出镜+冷链直发”模式,实现江浙沪皖地区12小时农产品直达餐桌,平台总曝光近50万次。


闸山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团庐江县委组宣部部长吴运敏说:“当青春视角遇上科技助农,碰撞出的是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这场“云课堂”既是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是对‘未来谁建设乡村’命题的青春应答。通过‘小手拉大手’,让科技浪潮涌向更广阔的江淮田野。”

从好奇的提问到创意的迸发,从屏幕前的观察到田野间的实践,当直播数据化作求知的密码,当村书记的手机从通讯工具转变为农具,农田里的科技创新成为最生动的教材,是科技对农业的重塑,更是一代新农人续写的乡村振兴篇章。

(吴运敏 本网记者张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