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是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自身产生或机体对抗肿瘤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当它达到一定水平时,可反映某些肿瘤的存在和生长。目前发现的肿瘤标志物约80多种,本文将介绍常用的15种肿瘤标志物。
一、甲胚蛋白(AFP)
1.参考区间
AFP≤7.0 ng/ml
2.临床意义
(1)血清AFP是临床上辅助诊断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血清AFP≥400 ng/ml超过1个月,或≥200 ng/ml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须做B超、CT/磁共振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血清AFP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60%~80%,尚有30%~4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阴性或低水平。
(2)血清AFP测定有助于监测肝癌疗效,亦可用于肝癌手术切除后或肝癌患者肝移植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是判断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二、异常凝血酶原(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
1.参考区间
PIVKA-Ⅱ<40 mAU/ml
2.临床意义
PIVKA-Ⅱ与AFP表达无相关性,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影响程度非常小。PIVKA-Ⅱ≥40 mAU/ml诊断早期肝细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和89%,准确度为86.3%。虽然AFP为筛查早期肝细胞癌的首选血清学指标,但在早期肝细胞癌,特别是微小肝癌(直径<2 cm)的诊断以及肝癌的疗效评估和复发预测、监测中,PIVKA-Ⅱ联合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效果更好。
三、癌胚抗原(CEA)
1.参考区间
CEA≤5.0 ng/ml
2.临床意义
血清CEA升高主要见于70%~90%的结肠癌、胃癌、胰腺癌、小肠腺癌。一般病情好转时,CEA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
四、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1.参考区间
血清总PSA(t-PSA)≤4.0 ng/ml
t-PSA>10.0 ng/ml,提示前列腺癌高风险;t-PSA处于4.0~10.0 ng/ml时,参考游离PSA(f-PSA)/t-PSA比值,f-PSA/t-PSA比值>0.16。
2.临床意义
(1)前列腺癌时,60%~90%的患者血清t-PSA水平明显升高;当行外科切除术后,90%患者的血清t-PSA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PSA>4.0 ng/ml为异常,初次t-PSA异常者需要复查。患者血清PSA水平受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2)若前列腺癌切除术后t-PSA浓度无明显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肿瘤转移或复发。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的患者群体中,约14%的血清t-PSA轻度升高(一般4.0~10.0 ng/ml),此时应注意鉴别。
(3)当t-PSA处于4.0~10.0 ng/ml时,f-PSA/t-PSA比值对诊断更有价值,若f-PSA/t-PSA比值<0.16,应建议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五、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1.参考区间
SCCA≤1.5 ng/ml
2.临床意义
血清中SCCA水平升高,可见于25%~75%的肺鳞状细胞癌、30%的Ⅰ期食管癌、89%的Ⅲ期食管癌、83%的宫颈癌。因为SCCA的早期诊断价值有限,所以被推荐在宫颈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监测疗效和肿瘤复发中采用。临床上也常用于监测肺鳞状细胞癌、食管癌等的治疗效果、复发、转移及预后判断。
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1.参考区间
CYFRA21-1<3.3 ng/ml
2.临床意义
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为40%~64%,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最高,CYFRA21-1常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SCCA、CEA联合检测用于辅助肺癌的分型及鉴别诊断。当CYFRA21-1水平超过30 ng/ml时,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可能性非常大。CYFRA21-1的水平与肿瘤的体积及分期有关,可用于肺癌疗效的监测。除肺癌外,其他实体肿瘤也可见CYFRA21-1水平升高,如乳腺癌、膀胱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
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
1.参考区间
血清ProGRP≤63 pg/ml
血浆ProGRP≤65 pg/ml
2.临床意义
(1)ProGRP是辅助诊断小细胞肺癌的理想指标,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浆ProGRP阳性率约68.6%,与NSE、CYFRA21-1、SCCA、CEA联合检测用于辅助肺癌的分型及鉴别诊断,尤其是对于那些不能获得病理检查结果的患者。
(2)对于治疗前血清/血浆ProGRP水平增高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该指标的动态分析有助于疗效监测、复发转移判断和预后评估。
八、人附睾蛋白4(HE4)与罗马指数
1.参考区间
绝经前:HE4≤92.1 pmol/L
绝经后:HE4≤111 pmol/L
绝经前妇女:罗马指数≥11.4%,患卵巢上皮癌风险高,罗马指数<11.4%,患卵巢上皮癌风险低。
绝经后妇女:罗马指数≥29.9%,患卵巢上皮癌风险高,罗马指数<29.9%,患卵巢上皮癌风险低。
2.临床意义
(1)帮助评估绝经前和绝经后盆腔肿瘤妇女患上皮细胞型卵巢癌的风险模型。罗马指数是将CA125和HE4的血清浓度与患者绝经状态相结合的一个评估模型,其值取决于CA125、HE4的血清浓度、激素和绝经状态。对于绝经前的患者,罗马指数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约为76.0%,特异度约为85.1%,而在绝经后的患者中,其灵敏度约为90.6%,特异度约为79.4%。
(2)辅助上皮细胞型卵巢癌的早期诊断,HE4诊断灵敏度约为72.9%,特异度约为95%,尤其在疾病初期无症状表现阶段,灵敏度优于糖类抗原(CA)125。
(3)监控侵袭性上皮细胞型卵巢癌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疾病的复发和转移,定期监测HE4的动态变化。
九、CA72-4
1.参考区间
CA72-4≤6.9 U/ml
2.临床意义
CA72-4是一种对胃癌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并且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相关性,其对胃癌诊断灵敏度为40%~46%。该指标的动态分析有助于胃癌的疗效监测、复发转移判断和预后评估。
十、CA19-9
1.参考区间
CA19-9≤37.0 U/ml
2.临床意义
CA19-9是一种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在胰腺癌、胆道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最高。CA19-9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达到70%~87%,但其检测值高低与肿瘤的大小无相互关系,不能作为胰腺癌的早期检查指标。CA19-9>1000 U/ml时,几乎均存在外周转移。
十一、CA125
1.参考区间
CA125≤35.0 U/ml
2.临床意义
CA125是最为常用的卵巢癌标志物,尤其是浆液性卵巢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晚期、浆液性癌患者的CA125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及非浆液性癌患者(早期卵巢癌的阳性率为43.5%~65.7%,晚期卵巢癌的阳性率为84.1%~92.4%)。CA125在绝经后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在绝经后人群中,CA125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79.1%~90.7%)和特异度(79.1%~89.8%)均优于绝经前人群(灵敏度69.8%~87.5%,特异度63.3%~85.7%)。外科手术或化疗后,87%~94%的卵巢癌病例中血清CA125浓度与疾病进程相关性较好,可提示肿瘤的进展或消退。
十二、CA242
1.参考区间
CA242≤10 U/ml
2.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68%~79%的胰腺癌、55%~85%的结肠癌、44%的胃癌,也见于5%~33%的非恶性肿瘤。
十三、CA15-3
1.参考区间
CA15-3≤26.4 U/ml
2.临床意义
乳腺癌时,30%~50%的患者可见CA15-3明显升高,但在早期乳腺癌时阳性率仅为20%~30%,因此CA15-3不能用于筛查与早期诊断,主要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程监测。CA15-3和CEA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检测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血清CA15-3浓度升高还可见于肺癌、卵巢癌、肝癌、宫颈癌、结肠癌等。
十四、NSE
1.参考区间
NSE<16.3 ng/ml
2.临床意义
(1)小细胞肺癌的NSE水平显著高于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非小细胞肺癌,因此它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并可用于监测放疗、化疗的效果。
(2)NSE是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其灵敏度可达90%以上。发病时,NSE水平明显升高,有效治疗后降低,复发后又升高。肾母细胞瘤患者的NSE水平较少升高。因此,NSE可用于神经母细胞瘤与肾母细胞的鉴别诊断。
十五、降钙素(CT)
1.参考区间
女性CT<6.40 pg/ml
男性CT<9.52 pg/ml
2.临床意义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血清CT明显升高,而且由于CT的半衰期较短,可作为观察临床疗效的标志物。CT是用于诊断和监测甲状腺髓样癌的特异而灵敏的肿瘤标志物。甲状腺髓样癌手术前CT浓度高,手术后数小时内CT下降,如手术后CT长期持续增高,特别是当CT≥150 pg/ml时,应高度怀疑肿瘤切除不完全或复发转移。血清CT和CEA检测,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疗效评估和病情监测。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一种肿瘤可含多种标志物,而一种标志物可出现在多种肿瘤中。选择特异标志物或最佳组合有利于提高肿瘤诊断的阳性率(表1)。
表1 肿瘤标志物的选择
撰稿丨Cc医生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邢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