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佳氏可以说是清朝初期、中期最显赫的家族,曾有人统计,清初佟氏在朝中做官的有108人,地方做官的多达577人,以至于当时人称为“佟半朝”。

而佟氏家族的发迹源于一人之功,他就是被明朝视为头等叛臣的佟养性。

世代经商 双面间谍

佟养性先祖本是女真人,世居佟佳,以地为姓。明初时在开原、抚顺设立市集,号曰“马市”,除了马匹,还有其他许多货物往来。于是很多人纷纷来此进行贸易。



开原马氏图

佟氏家族中有个叫佟答剌哈(一说达尔哈齐,达尔汉)的人也来到开原经商,后来迁徙到抚顺,佟氏一族便在抚顺定居下来。子孙世代在此经商,并渐渐被汉化。

万历五年(1577年)时,佟氏家族中有一位塔木巴晏(意为佟富翁)看中了当时18岁的努尔哈赤,并将女儿哈哈纳扎青许配给了他。

出身商家的佟养性,自幼便跟随长辈在各地经商,不仅跟女真各部首领关系密切,并且熟悉明朝在辽东的政情、民情和防务情况,堪称搜集情报的能手。



后来努尔哈赤起兵,佟养性曾准备去投靠,却被明朝官吏发觉,将其下狱,当时的辽东巡抚郭光复为控制努尔哈赤,将佟养性释放,让他去建州女真充当间谍,此时是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而心向努尔哈赤的佟养性便成了双面间谍。

归顺后金 建立炮营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改元天命,并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攻明,占领抚顺。

此时的佟养性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努尔哈赤是忠心耿耿,并劝导其堂兄佟养真和全族都归顺了后金。



努尔哈赤念其功劳,将自己的孙女(第三子阿拜之女)嫁给佟养性,称“施吾理额驸”,授三等男爵。

明朝对他是恨之入骨,将他与李永芳相提并论为两个头等叛徒。

后来佟养性曾多次随军出征,屡立战功,晋为二等子爵,官至二等总兵官。

皇太极时,拜汉军都统,总理汉人官民事务,监铸红夷炮四十门(名为“天祐助威上将军”),从此建立了后金火炮营。在后来与明朝作战中,佟养性带领的炮营是屡立奇功。



天聪七年(1633年)佟养性去世。谥号勤惠。

父子被杀 次子受封

他的堂兄佟养真(后来因避雍正皇帝胤禛讳,改称佟养正)投降后金后,天命六年(1621年),从征辽阳,以军功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奉命以游击身份驻守镇江(今辽宁丹东)。

同年七月,佟养真率领主力去镇压双山等地不肯投降后金百姓,导致城中空虚。十九日夜,获知这一情报的毛文龙率一百人奇袭镇江,在城中内应的协助下擒获佟养真及其长子佟丰年、侄子佟松年,押送京师。

明廷在审讯后将其定谳为大逆之罪,于十月二十六日凌迟处死。同被处决的还有其子丰年、侄子松年等人,明廷还将他们的首级传回辽东示众。



佟养真次子佟盛年当时16岁,第二年改名佟图赖,袭封三等轻车都尉,历任皇太极、顺治帝两朝,官至汉军正蓝旗都统,累进三等子爵。

佟图赖的女儿佟佳氏入宫,成为顺治帝佟妃,生下了有名的康熙大帝。

顺治十五年(1658年)时,佟图赖去世,年53岁,顺治帝辍朝哀悼,赐祭葬,赠少保兼太子太保,谥号勤襄。



雍正元年(1723),佟图赖被追赠为光禄大夫、一等公,又加赠太师,赐谥号忠烈,雍正还下令为其建专祠。

签订条约 战死沙场

佟图赖长子佟国纲,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兄,康熙的亲舅舅。

顺治时任一等侍卫,康熙继位后,袭封三等子爵,授内大臣。康熙十六年(1677),袭一等公爵。升正蓝旗汉军都统(从一品),后来又调任镶黄旗汉军都统,统领汉军火器营。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廷派遣使团前往尼布楚,与沙俄谈判议定东北边界。当时索额图任团长,佟国纲为副团长。



去尼布楚的行程历时数月,备极艰辛,经过温达河时,适逢雨季,河水高涨,人畜多被急流卷走,既无桥梁也无渡船,众人多有畏难情绪。

佟国纲为了不耽误行程,当即脱去外衣,跳入水中,带领众人泅渡过河,保证了使团按期抵达。

在谈判过程中,俄国方面毫无诚意,百般推诿拖延。尼布楚谈判几度陷入僵局。



佟国纲却心态沉着,意志坚定,多次向使团翻译、传教士徐日升、张诚表示:“无论拖延几时,必订立和约而后返。”对于谈判达成、《尼布楚条约》签订立下大功。保护了清朝的北部边界安全。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佟国纲随康熙帝征讨噶尔丹,在著名的乌兰布通之战中,噶尔丹把千百头骆驼列成“驼阵”,士兵隐身于骆驼之后用火器射击清军。佟国纲身先士卒,带领众人冲锋陷阵。

《永宪录》记载,当时佟国纲在骑马冲锋时,被敌军炮火击中面门,半边面颊都被削去,当场壮烈殉国。



在这场大战中,两军都使出浑身解数,双方死伤无数,当日各以大炮火枪互轰开始,激战了一整天,最后以双方士卒肉搏为止,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最终以准格尔军溃败,噶尔丹逃窜告终。

在班师回朝的时候,康熙帝准备亲自去迎接佟国纲的灵柩,被劝阻后让众皇子和百官出迎,并下令为其举行国葬,可谓身后哀荣之极。

佟国纲墓在乌兰布通草原,所占地方不大,整体看上去也很简单,除了安放佟国纲的墓冢之外,就是一尊佟国纲跨马雕像,两块分别记述佟国纲生平功绩和乌兰布通之战的碑石,两门火炮。



雍正初年(1723年),雍正帝追赠佟国纲为太傅。

后来其长子鄂伦岱得罪雍正被处斩,死去的佟国纲也受连累,雍正说他佟国纲当年心生怨恨,征战葛尔丹时是自己故意找死,还有辱国体。

可怜佟国纲忠心为主,舍命报国,死后落了个自己找死的名声,真是可怜、可叹。

三次从征 罢职归家

佟图赖次子,佟国纲之弟佟国维,顺治时为一等侍卫。康熙九年(1670年),授内大臣,后授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



康熙二十九年时,佟国维和兄长佟国纲一起随康熙征战噶尔丹。佟国纲战死时,佟国维自山腰出贼后击之,葛尔丹溃退时,因为没有及时追赶,被罢去议政大臣之职,降四级留任。

康熙三十五年,第二次随康熙征噶尔丹,出独石口,因驼运粮草迟延向康熙请罪,康熙赦免了他。三十六年时,又从康熙亲征噶尔丹,噶尔丹兵败,服毒自杀。康熙班师回朝后,叙功,官复此前所降原职。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因病退休。四十七年,康熙第一废太子后,要求群臣推选新太子时,佟国维积极推举八阿哥胤禩,受到康熙帝训斥,罢职回家。



佟国维画像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去世,年77岁。雍正帝即位后,追赠太傅,谥号端纯。

佟国维下台后,他的第三个儿子隆科多又成了政坛新秀,在雍正朝依旧维持着佟国维时期的权势。

一门三后 荣耀百年

佟国维的姐姐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一个女儿成为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懿仁皇后,曾抚养了皇四子胤禛,另一个女儿后来也入宫,封为贵妃,晚年时,曾与和妃瓜尔佳氏一起抚育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

姐妹二人先后扶养了两代皇帝,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了。



除了孝康章皇后、孝懿仁皇后,清宣宗道光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慎成皇后,也是佟佳氏出生。世袭三等承恩公追封一等侯舒明阿之女,佟国纲的五世孙女。

康熙八年(1669年)时,康熙帝为了抬高母家出身,把母家(佟养正这支)由汉军正蓝旗抬到汉军镶黄旗,后来又在康熙二十七年再抬至满洲镶黄旗。

因此佟氏家族恢复成满人,又是外戚勋族,乾隆皇帝编写《贰臣传》时自然不能将其列入。

佟佳氏作为满清皇家外戚勋族,并没有像赫舍里氏一样,昙花一现,而是备受荣宠,其后世子孙更是世代高官厚禄,荣耀百年。也是一个奇迹了。

《满族佟氏家谱》曾评价佟氏:“极中外一时,盛以勋伐延二百余年者,首推佟佳氏”。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满文老档》、《清史稿》、《清实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