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大堆的后妃中,有一位通嫔乌拉那拉氏,她的人生可以说颇有点戏剧色彩。

监生之女通文墨

通嫔乌那拉那氏,名詹吉迈,康熙三年(1664年)出生,属正黄旗包衣,归于佐领多弼属下。詹击迈的父亲常素保是个七品监生。

监生,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能进入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都是很有学问的,受父亲常素保影响,耳濡目染地詹击迈一定也是颇通文墨的。

康熙十六年(1677年)正月二十六日,13岁的詹击迈和另外八人一起经内务府选秀入宫成为宫女,康熙有名的宜妃姐妹也是同年入宫的。



入宫之年遇大封

詹击迈入宫这一年还赶上了宫里的一件大事,就是康熙第一次大封后宫,八月时,康熙先是册立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继后,接着下旨封表妹佟佳氏为贵妃,封李氏为安嫔、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喇氏为惠嫔、郭络罗氏为宜嫔、赫舍里氏为僖嫔。

一下子册封了一后、一贵妃、七嫔共9个人,还不算那些贵人、常在、们,宫里立刻就热闹起来,而此后各宫娘娘之间互相拉帮结派、争宠不断,猜疑算计、勾心斗角的戏码不断在宫中上演。

而这一切都被入宫不久的詹击迈看在眼里,而此时她所想的也只是做好自己的差事,在宫里平平安安的生存下去。



浮沉起落各是命

在后来的几年里,宫里陆续发生了几件大事,让詹击迈深刻感受到了后宫里的残酷和无情,明白了什么叫一入宫门深似海。

先是封后才半年的钮祜禄皇后在坤宁宫崩逝,接着一个宫女乌雅氏生下皇四子胤禛,入养在贵妃佟佳氏名下,第二年这位乌雅氏被单独册封为德嫔,一跃成为一宫主位。

这期间康熙宠爱的宜嫔姐妹也先后生下一女一男,女儿是皇六女,长大后序齿四公主即固伦恪靖公主,儿子便是皇五子胤祺,入养在仁宪皇太后宫中。



可以说宫里这段时间最受宠的就是宜嫔姐妹和德嫔了,一时平分秋色,不相上下。

但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宫里有一位那拉氏贵人的命运就有点悲惨了。

这位那拉贵人是正六品军官骁骑校昭格之女,早年选秀入宫,康熙十四年时生皇子万黼,不料万黼在4岁时夭折了,未序齿,实际是康熙第9子。万黼夭折后,那拉又生皇子胤禶,可惜胤禶只活了14个月也夭折了,未序齿,实际是康熙第12子。

而不久之后,德嫔又生皇六子胤祚,另一位宫女戴佳氏(后封成妃)又生皇七子胤祐。

看着别人所生的皇子都健康长大,连失两子的那拉贵人别提有多痛苦了,备受打击的她从此一蹶不振,此后再无关于她的任何记载,卒年不详,康熙景陵妃园寝中也没有她的位置,最终下落不明。

这位那拉贵人所生的两个皇子中哪怕成活一人,她的结局都会大不一样。只可惜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除了这位骁骑格之女那拉贵人,康熙还有一位那拉贵人,生平无考,事迹不详,也是结局不知,只在《爱新觉罗总谱》中留下一句:贵人那拉氏,那丹珠之女”。

有幸得宠生皇女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康熙第二次大封后宫,贵妃佟佳氏晋封皇贵妃,惠嫔、宜嫔、德嫔、荣嫔共四人一同晋升为妃。



佟佳氏皇贵妃位同副后,正式协理后宫,惠妃、荣妃作为宫里资格最久的嫔妃,又有皇子傍身,帮助佟皇贵妃管理六宫,宜妃、德妃是此时宫里最受宠的嫔妃,平分秋色,后宫的格局就此形成。

此时入宫4年的詹击迈已经非常了解宫里的生存法则,也熟谙了自己的生存之道,渐渐长大的她也出落地越发标致可人了,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机缘巧合得到康熙的眷顾,并有幸一朝有孕,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下皇十女,长大后序齿为六公主,也就是固伦纯悫公主,这一年詹击迈21岁,因为生下公主,被封为贵人。

虽然只是个小公主,但也给詹击迈带来了莫大的喜悦和满足,让她在这寂寂深宫的生活有了生机,也有了依靠。

《清史稿》及《星源集庆》记载万黼、胤禶二皇子与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同母,均为常素保之女贵人那拉氏,但在《爱新觉罗宗谱》中则称万黼、胤禶是骁骑校昭格之女贵人那拉氏所出,仅有固伦纯悫公主是常素保之女那拉氏所生。

在满文宫廷档案中明确记载:康熙十六年(1677年)正月二十一日,多弼佐领的七品监生常素保之女詹吉迈“大的小的均已熟”,没有疮与气味,测算日期之喇嘛测算出本月二十六日入宫为佳。而万黼皇子是康熙十四年出生的了,所以两个皇子万黼、胤禶之母一定不是纯悫公主的生母詹击迈。



公主晚婚得佳婿

詹击迈守护着小公主一天天长大,转眼间六公主长到了18岁,到了该指婚的年纪。

也许是因为之前五公主温宪公主18岁出嫁,20岁就去世了,让太后和康熙都非常伤心,因此对于这位六公主,康熙多了些怜爱和不舍,直到公主长到22岁才让她出嫁,她也是康熙9个成人女儿中出嫁年龄最大的一个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九月初三,六公主受封和硕纯悫公主,下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台吉策棱。

这位额驸策棱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孙,21岁时随祖父丹律从居地塔米尔投归清廷,康熙对他非常欣赏,授其为轻骑都尉,特允许他留居京师并进入内廷学习。



策棱迎娶纯悫公主时已35岁,长纯悫公主13岁,按年龄推算,策棱此前应该是有妻室的,也许是因为他的妻子已去世,康熙对策棱又非常喜欢,于是便将六公主下嫁与他,还赐予他贝子品级。

策棱与公主成婚后,同年奉命回到塔米尔旧地驻防,并击败准噶尔兵入侵。

策棱对这位小13岁的公主是非常喜欢和疼爱的,二人婚后非常恩爱,度过了幸福的四年时光。但所谓天妒红颜,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月二十四日,纯悫公主不幸病逝,年25岁。



公主早逝伤人心

对于公主的去世,策凌伤心不已,他只能化悲痛为力量,为大清尽心竭力守护好西北边疆,抵御准噶尔部入侵,以慰公主在天之灵。同时还特意上书请求将自己长子成衮紥布过继到公主名下,以不忘公主的恩德,延续公主在家族中的名望。

爱女早逝,康熙也很伤心,他同意了策棱的请求,并下令在京师郊外为公主建造墓葬

但最伤心的,还是公主之母詹击迈了,47岁的她不得不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和她一样命运的还有三公主和硕端静公主之母布贵人,因为纯悫公主三月二十四日去世后,三月二十六日这天和硕端静公主也去世了。

两个同时失去女儿的母亲只能以泪洗面,除了哀叹命运的不公,却也只能默默承受着悲痛,继续在这深宫里孤独寂寞地活下去,毕竟生活还是得继续。



心如止水度时光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正月,布贵人不幸因病去世,兔死狐悲,詹击迈为她悲伤的同时,也深深明白,无论如何自己还是要努力坚强地活下去,因为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放弃生活的勇气。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月,康熙最后一次大封后宫,册封了6位陪伴他多年,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还未有正式名位的嫔御。

只是55岁的詹击迈却未在受封之列,也许康熙对这个寂寂无闻多年的小贵人早就抛之脑后了。而这一切对于詹击迈来说早就习以为常,宫中生活多年,看过太多人的起起落落,走走来来,她早已心如止水,于她而言,活着就是王道。



女婿军功得晋封

雍正二年(1724年)时,60岁的詹击迈因为女婿策棱在多次征战准噶尔部时立下战功,被晋封为皇考通嫔。对位份名利早已看淡的她没想到老了还能沾女婿的光,得个嫔位。

不仅如此,雍正十年(1732年),策棱再次大败准噶尔部,取得光显寺大捷,雍正特意下旨追封和硕纯悫公主为固伦纯悫公主,策棱晋封固伦额驸,赐号“超勇”亲王。

女儿去世22年还能被追封为“固伦公主”,享有皇后之女才有的封号,这对68岁的詹击迈来说也是莫大的欣慰了,果然活得久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乾隆九年(1744年)六月二十三日,此时她已在宫中生活了67年的詹击迈病逝,终年整80岁,大概她算的上是在宫中生活最久的嫔妃了。

通嫔去世第二天,乾隆命额驸策棱年节来京时一定要祭拜一下自己这个岳母,想来也是知道这位额驸对这个岳母还是念念不忘的吧,次年十月十六日,通嫔入葬康熙景陵妃园寝。

乾隆十五年(1750年)病逝,年78岁,死前遗言请求与已经去世40年的纯悫公主合葬。乾隆感念他的功劳,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亲自驾临祭奠,赐谥号“襄”,将其入祀京师贤良祠,配享太庙。

如果通嫔地下有知,得知女儿和女婿这个结局,相信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吧。她虽然寂寂无闻地在宫里生活了67年,但却着实遇到了一个好女婿,使得她和女儿都算有了一个好结局。

参考资料:《清史稿》、《星源集庆》、《爱新觉罗宗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