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个关注不迷路
近日,有网友上传的一张“求职者咨询公司单双休后被辱骂‘下等人’没资格双休”的聊天截图,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截图中,求职者在线向佛山这家公司咨询”是双休还是单休“,工作人员邀其下午来公司聊聊,求职者表示“单休没兴趣”。
或许是求职者的答复戳中了公司招聘人员的“玻璃心”,随即回复到“你几斤几两,有工作都不错了,还要求双休?”
很显然,求职者也不是吃素的,根本没有惯着他,反驳称双休是国家规定。
招聘人员则表示,“国家规定不是给你这种人的”、“你没资格”、“下等人”。
而正是他的这一番言论,彻底点燃了网友们的怒火。
众所周知,这几年找工作确实是挺难的,在大形势的压力下,求职者已经是把诉求“一降再降”。
然而,就是在这种局面之下,招聘方还要说出“下等人”这种极具污辱性的言论,不把网友惹火才怪。
当然,像这位招聘总监辩解的那样,求职者也的确说了一些“遵守不了就混出去”、“没钱学什么开公司,丢人现眼”等过分的话。
可也是被骂“几斤几两”后的反击,照这位招聘总监的逻辑,他骂人可以,对方骂回来,他就要失控了。
这是什么,难道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说破天,也只是一家普通的企业,不遵守劳动法也就罢了,连接受质疑都不允许,这是多大的底气?
而且,舆论发酵后,这位招聘总监随后发出的道歉信,却并未得到网友们的认可。
大多数人认为,他的这一番解释并不是出于真心的道歉,只不过是害怕丢工作的勉强回应。
而且,道歉信的话语,看似是道歉实际是在为自己开脱,明明是他先看不起别人,却把自己塑造成了受害者,转头把引起冲突的责任甩锅给了求职者。
人家就说了一句对单休没兴趣,他就几斤几两地开始骂了,还怪求职者发飙,这难道就是“上等人”的素质?
图片
目前,该公司发布相关平台上的招聘信息均已撤除,道歉信也已经撤了下去。
同日,佛山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双方未签劳动合同,上述问题属于民事纠纷问题,双方需私下协商解决。
意思很明显,不在职责范围,管不了!
上述工作人员补充,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人员公开进行赔礼道歉并主张精神抚慰金,若对方不遵从,可以侵害“人格权”为案由到法院对其进行起诉。
有网友评论,骂人的事管不了,不遵守劳动法“单休”总能查一查吧。
从去年底,关于双休的话题就不少,很多企业甚至实行了“上四休三”。
这说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休息权”会是一个趋势,这也符合劳动法的精神。
而对于那些仍旧坚持单休,甚至连“上六休一”都保证不了的用人单位来说,做不到本就是“耻辱”。
若连一丝羞耻感都没有,还大言不惭的去辱骂、斥责求职者,分明是“996福报”的鸡汤给别人灌的太多,以致于自己都当真了。
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总有人用“企业也不容易”的理由狡辩。
可问题是,手机24小时待命,动辄被要求加班,一周想休一天都是奢求的劳动者难道不更应该得到同情?
此前,有消息称,澳洲出台了一个“下班失联法案”。
大概意思就是,员工保有在下班之后不接工作电话、不回工作邮件、不回工作消息、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数字通信的权利。
如果雇主违反此命令,可能面临最高$18,000的罚款或刑事制裁。
尽管这个“失联”也不是绝对的,可毕竟能从很大程度上保证劳动者上下班的界限分开。
而我们的一些知名企业家,还在把半夜三更在工作群里下命令当成敬业在宣传。
像佛山这位招聘总监看待求职者的态度,恐怕还在少数,区别是有人表达的委婉,有人却很直白而已。
劳动者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想想房贷、药费和孩子教育支出,想保留点尊严真的很难!
互动话题: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招聘方的不当言论吗?
资料来源:
【九派新闻】求职者因对单休没兴趣被斥“下等人”,招聘方:深感羞愧
点赞、关注、转发、在看都是鼓励,喜欢点个关注吧
封面·配图 / 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