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群体中,加班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么,公务员拒绝加班算违纪吗?其实不能一概而论,但有3条红线,一旦触碰,真可能丢掉饭碗。
首先,我们来了解判断公务员拒绝加班是否违纪的依据,对于公职人员拒绝加班是否涉嫌违纪,主要依据3个法律法规 ,一是《公务员法》,国家机关与公务员形成的不是劳动合同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而是适用《公务员法》。
该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应当遵纪守法,不得有不担当、不作为、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以及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等行为 ,二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其中有关于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的相关规定。
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其中有关于不履行工作职责的相关规定 ,所以,公务员拒绝加班是否违纪,关键看是否触犯了以上条文的规定。
接下来,我们看看哪3条红线不能踩。
第一条红线:涉及急难险重政治任务的加班拒绝不得 ,像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的值班安排,特殊时期的维稳工作,以及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容易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受损领域的工作安排,这类加班或值班一般由上级党委政府作出安排,单位部门制定具体方案落实。
以今年国庆第一天为例,衡阳的市委书记到市委总值班室查岗,发现常宁市市委办的一个副主任在值班期间擅离职守,还弄虚作假、谎报实情,很快该副主任就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并调离现工作单位,在这些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公务员肩负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拒绝加班极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必然会受到严肃追究。
第二条红线: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加班决定,《公务员法》明确要求公务员不得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如果上级基于工作需要,依法合理地安排加班,公务员没有正当理由却拒绝,就可能违反此规定,比如上级要求加急处理重要文件、准备重大会议资料等紧急任务,公务员以不合理的借口拒绝,就属于拒绝执行上级决定,这可能被认定为违纪行为。
第三条红线:因拒绝加班导致工作严重贻误,公务员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玩忽职守的义务,如果因为拒绝加班,导致重要工作无法按时完成,给单位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使公共利益受损,就属于不担当、不作为、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范畴。
例如在涉及重大活动、重大项目推进时,因为个别公务员拒绝加班,导致项目进度延迟,甚至影响到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这种情况下也会被认定为违纪。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加班情况,比如陪班,“领导不走我不走”已成为过去式,只要手头工作完成,该下班就下班,不必在办公室耗着;还有表演式的加班,有些领导以加班为荣,中层干部为讨好领导要求科室人员在办公室营造加班氛围,这种加班完全可以拒绝,通常不会有不良后果。
公务员在面对加班问题时,要正确判断,避免触碰这3条红线,在履行职责和保障自身权益之间找到平衡,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