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姜茶茶

前几天刷到一个小红书的笔记,里面直言道:广告行业已经养不起那么多高管了。



身边确实有这种情况。。。我想大家都发现了。

原来广告圈就有一句话:钱让上面拿了,活都给实习生干了。当然,锅也是实习生背。


不瞒大家说,早期我刚在广告公司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工资3000。我和另外一个ae,加上一个美术,3个人,服务一个月费几十万的客户。

当时群里,除了客户,我们团队一共有4个人。为啥是4个呢?不是3个吗?因为这个ae有两个微信号在群里沟通。一个号唱白脸,负责怼客户。另外一个号装作这个ae的领导,专门唱红脸,负责当好人,白脸ae拒绝客户的不合理要求后,红脸ae再适当地答应客户的要求。

哦,对,这么说我也其实有两个角色,我不仅是文案,还是planner,只是这个planner一直没露面而已。我不仅要负责写文案,想创意还要编一段策略,把创意给圆上。后来发现,这种情况在agency非常常见。大家都是一条龙服务。而自己就是那个一条龙,一个人干了n个人的活。


但与此同时,我发现,公司的ecd,好像就在喝茶,做瑜伽,过我们做的ppt,提点意见,但是一般不动手。而且,若干年前,一般4a的ecd级别的人,都是老外,往往是白人男性。再次点也得是个港台同胞(近些年老外少了),年薪都很高。

我当时猜想,可能大佬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告诉客户我们公司有个创意大神?吸引客户来?(当然可能是我没碰到特别厉害的,还扑在一线干活的那种ecd们)


所以,当时每当写文案的时候,我就陷入沉思。客户花了一个月几十万月费的时候,肯定脑补是个非常专业的优秀创意人给他在干活。如果他知道是一个刚毕业一个月的,一节广告专业课都没上过的“天真”大学生在给写文案,那他们会不会崩溃啊。。。这个大学生可能在一边deepseek一边百度一边在给他们写文案呢。我们三个人工资加起来多少钱,最后公司收了那么多钱,这个模式可持续吗。。。。。

果然现在回头看,这种模式越来越不可行了。经济下行,广告公司也养不活那么多高管了。。。

也许广告行业就不应该有那么多高管啊。也许广告公司就应该是个小而美的模式吧。。。


(防止被喷:当然可能是我目光短浅,鼠目寸光了。行业里,也有很多40+,甚至50+的高管们,还在创意一线,努力做创意的,那真的应该尊敬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