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25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 实习生 黄舒文)日常生活中,想购买一双知名品牌的鞋子,很多人选择在品牌旗舰店购买,避免买到假货,如果品牌运动鞋供应链公司进口的鞋子居然是假冒商品,该追究谁的责任呢?近期,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审结一起某外国公司与国内某供应链管理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调解案,供应链管理公司最终承担相应责任。
当天,海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在自贸港知产法院举行,会上公布海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2024),某外国公司与国内某供应链管理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调解案位列典型案例。
某外国公司系某运动品牌注册商标的所有人,通过长期使用和大量广告宣传,其品牌在国内建立了较好的市场声誉。国内某供应链管理公司系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的企业,其于2022年4月向某港海关申报进口一批货物,其中包括带有某外国公司涉案商标标识的近两万双运动鞋。经鉴定,上述货物为假冒涉案商标标识的商品,某外国公司遂诉至法院,主张某供应链管理公司立即停止侵害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并赔偿损失及合理开支。
案件受理后,儋州市人民法院及时审查起诉状及证据材料,认为该案属涉知名商标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可委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以下简称WIPO仲调上海中心)进行调解。经征得当事人同意,移送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委托WIPO仲调上海中心调解。
因该案被诉权产品扣押在海关,且数量较大,为准确查明事实、厘清法律适用,WIPO仲调上海中心组织商标领域的专家调解员及时介入,依托海关所在园区设立的司法服务联系点,查明事实寻求调解方案,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国内某供应链管理公司依约向某外国公司支付赔偿款,某外国公司遂撤回起诉。
典型意义
自贸港知产法院介绍,本案通过建立“专家调解员+指导法官”联动解纷模式,实现两者优势互补,将国际商事调解组织的专业优势与法院的司法资源相结合,可有效对接国际知识产权争议解决规则,多元解决知识产权争端,进一步提升纠纷解决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