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几内亚,旱季热风裹挟着红土颗粒,扑打在中国港湾承建,中交一航局五公司负责施工的几内亚力拓翻车机房项目的施工现场警示牌上,把“安全第一”四个字磨得发亮。安全员宁天宝眯着眼望向基坑,安全帽檐下的汗水滴落在安全日志上,洇湿了刚标注的隐患点。



“我现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天宝介绍道,西芒杜矿区作为世界级铁矿,配套项目国际化程度极高。然而,初到非洲的中国带班们,面对国外业主自成一体的安全管理规范却常常不知所措。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也如置身迷宫一般。

天宝决定打破这一局面,他主动找到业主方安全专家,邀请对方参与项目早班会,自己则化身“翻译官”,开启了现场“安全课堂”:“穿好长袖,防止蚊虫叮咬,避免感染疟疾”“在大门外与村庄交接路口,安排一名旗手指挥交通”“降水井盖,可以用钢筋篦子制作”…… 这些通俗易懂的指令,让各班组吃下了 “定心丸”,迅速开展整改工作。

看到现场的反应速度,业主专家赞不绝口:“把规范标准变成了人人都能听懂的‘故事’”。天宝微笑着回应:“提供专业安全服务,本就该贴心。”

渐渐地,天宝成了业主和带班的沟通“桥梁”,他本人也进一步深入学习了业主的安全理念。为了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授出去,他决定为各班组提供全方位的风险辨识培训服务。



培训现场,天宝把三十公斤的配重块吊到离地十厘米,突然剪断模拟破损的绳索。轰然坠地的闷响中,新来的年轻工人尤素福下意识护住头。“要是真吊着钢梁呢?”天宝语重心长地说道,举起那个断裂的锁扣,灯光下裂纹如蜈蚣般刺眼。“这类高空作业,一旦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人员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

在后续的吊装作业专项培训里,天宝既是耐心的“服务员”,也是“固执”的“推销员”。他坚决要求班组全员参与,不许请假。“既然开展安全培训服务,就一定要做到位,一个人都不能落下!” 在他的坚持下,对应班组实现了安全培训全覆盖,大家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班组长张海文对此印象深刻:“天宝的服务细致入微,让人放心。” 每次安全培训结束后,天宝都会在每日现场巡查中进行 “服务回访”,检查各班组是否严格落实培训要求。一旦发现起重吊、塔吊、履带吊存在问题,无论是资料填写不规范,还是人员操作失误,他都会立即叫停作业,安排相关人员再次接受培训。

在天宝被平台单位评选为西非区域 “平安之星” 那天,他依旧如往常一样,为工人们开展吊装锁具系带培训。只见他将吊装带穿过锁具的动作分解成慢镜头:“拇指抵住这里,感受钢丝的张力……”培训结束,大家纷纷向他祝贺,张海文提议道:“宁工,咱们把奖状给您裱在荣誉墙吧?”宁天宝笑着指了指胸口,说道:“比起挂在墙上,安全挂在咱们心里更重要。”(李志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