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初中山路的第一束放映灯光亮起,青岛就与电影结下了跨越百年的不解之缘。每一条老街巷、每一栋老建筑,都在诉说着光影背后的动人故事。今天,主播邹韵将化身“光影收集师”,带大家踏上一场沉浸式探寻之旅。打卡那些被镜头偏爱的地标,一起遇见青岛这座城市与电影之间的浪漫羁绊。
主播 邹韵:今天我要以一种特别的光影的方式,带您一起去开启我的家乡青岛,我们跟着电影去旅行。
在我的眼中,青岛是座景语丰富的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多元文化的碰撞赋予它“天然摄影棚”的美称。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电影的起点和腾飞;百年的时空坐标,编织出青岛这座“电影之都”的立体史诗。
主播 邹韵:中山路的这片区域可真的是太熟悉了。我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到周末上完兴趣班我妈妈去接我,然后我们就会一块儿到中山路来逛一逛,当时我记忆特别深的是这周围有一家电烤串,那里面的烤鱿鱼别提多香了。
其实中山路应该算是青岛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有点像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还承载着很多青岛人的记忆。
青岛与电影间的不解之缘,就要从中山路说起,这里曾是青岛影院最密集的区域。可以说中山路见证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
想走进青岛的电影片场吗?里院从不缺席。“老青岛”氛围感拉满,独特的建筑风格,搭配老居民的温情,浓浓的烟火气让它成了《抓娃娃》等热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
主播 邹韵:在青岛citywalk也是不容易,因为这个路都是上上下下的,也恰恰是因为这种很特别的设计和整个的环境,所以让它变成了非常热门的而且特别出片的拍摄打卡地。接下来我们要带您去的是平康五里,它是青岛里院建筑的一种形式和院落。我都是第一次来这儿。
走进平康五里,仿佛置身于电影中。建筑线条自动帮你构图,光线穿梭其间,随手一拍就是时尚大片质感。
独具一格的“里院文化”受到电影偏爱的同时,一座座老里院,也通过电影镜头逆袭成为“网红打卡地”。朴实的烟火气,书写着青岛的光影续集。
作为电影之都、音乐之岛,艺术的基因早已融入了青岛的大街小巷。在这里经常可以邂逅各式各样的沉浸式演出。在八大峡的海边,我也遇见了一场即兴的话剧表演。
如果你问电影为何偏爱青岛,我想,这座城市早已给出了答案。这里的文艺气息激荡于每朵浪花,电影基因深植于每块砖石。青岛目送中国电影从蹒跚学步到大步奔跑,而电影则让世界看见它永不熄灭的炽热豪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