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梵蒂冈宣布,天主教第266任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享年88岁。



天主教教皇并非世袭制,因此,方济各去世后,根据天主教的传统,需要选举产生新的教皇。那么,如何产生下一任教皇呢?

对此,天主教有着明确的规定:先是所有枢机主教聚集在梵蒂冈,对教皇的继承人进行讨论和协商,并举行秘密会议。

秘密会议也有独特要求,需要在一个特殊场所,将窗户封死,与外界隔绝联系,经过多轮选举投票之后,最终得票相对多数者当选教皇。

有趣的是,如同西方的选举政治一样,新教皇的候选人也有几名热门人选。比如,梵蒂冈国务卿帕罗林、教皇和平特使祖皮等,都属于大热人选。



天主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宗教之一,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不过,只有天主教才有教皇,基督教的另两大教派——新教和东正教,都是没有教皇的。

因此,所谓的教皇,其实就是天主教教徒的精神领袖。

根据梵蒂冈官方发布的《教会统计数据年鉴》,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世界天主教徒的数量为13.9亿人。

这个数字是极为庞大的。

天主教如此流行,也与历史有关:大航时代开始后,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作为殖民者的帮凶或者说一部分,天主教也遍布全世界。



其实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也有天主教徒,根据201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介绍,中国信教公民近2亿人,基督信徒约3,800万人,其中,天主教徒的数量则为600万人。

也就是说,中国也有600万天主教徒。那么理论上,方济各去世之后,是不是也有可能产生一个中国籍的教皇呢?

虽然理论上并非是零,但是可能性却微乎其微。一方面,因为中国与梵蒂冈本来就存在着核心的分歧。

梵蒂冈只有弹丸之地,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国家,就是因为它是天主教教皇所在地。而梵蒂冈则坚持要拥有对全球天主教主教的任命权,也就是所谓的神权。

然而,西方的这一传统与中国的要求截然相反,因为,中国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如今,都不可能让教权凌驾于主权之上。



因此,中国政府明确要求对境内的宗教事务拥有绝对领导权,所以,中国境内的天主教主教,全部都是我们自行任命的。

这也是中国与梵蒂冈始终未能建交的核心分歧。当然,垂涎于中国巨大的人口、一直试图在中国大陆传销的梵蒂冈,其实也做过妥协。

比如,2018年,梵蒂冈就与中国签订了为期两年的主教任命临时协议,并在事实上默许中国自行任命主教,然后在梵蒂冈进行祝圣仪式之后正式履职。

然而,这也只是一个改变而已,而且,这种改变协议时间很短,且受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主教的猛烈批评,认为梵蒂冈不顾神权底线向中国妥协。中梵核心矛盾并未解决。

除了神权与主权的冲突之外,目前很难出中国籍教皇,也与西方国家不敢言说的理由有关。



西方国家从几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开始,就一直将宗教视为扩张的最有利文化武器。

可以说,西方殖民者向全球殖民扩张侵略时,他们就是一手宗教,一手火枪。

几百年来,所有西方殖民入侵的远征船上,都会有传教士,这也是如今天主教遍布全世界的原因:伴随着西方的军事侵略,还有以传教士为首的文化殖民入侵。

然而,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显然不可能认可所谓的神权。虽然近代中国屈辱历史上,也有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肆意传教横行霸道的情况,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情况就彻底消失了。

如今,虽然西方国家已经失去了殖民扩张的可能,但是,他们依然利用宗教的关系,将西方控制的教廷,视为干涉他国内政和事务的利器。

例如,1979年时,在西方国家的操纵之下,波兰裔教皇保罗二世访问了波兰,并在当时的波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当时,包括波兰在内的东欧本来就出现在经济下滑、社会动荡等诸多因素,与苏联的关系也十分紧张,而这名波兰人出身的教皇访问波兰,则极大地催化了波兰的不满。

这也导致波兰成为东欧巨变的第1个多米诺骨牌。

作为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中第1个倒下多米诺骨牌,波兰的动荡,显然与教皇保罗二世访问有着直接的关系。

保罗二世对波兰的访问,从始至终都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宗教活动,其背后有着极其复杂和深刻的政治和宗教目的。

所以,所谓的教皇,其实一直是欧洲国家影响和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武器。在老欧洲彻底衰落死心之前,别说中国籍教皇,美国籍教皇诞生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