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48年6月,徐向前带领刚成立的8纵部队,与阎锡山的精锐部队在汾河滩上意外相遇。
徐向前敏锐地抓住了战机,果断下令部队迅速发起攻击,将其就地歼灭。
徐向前
尽管阎锡山的王牌部队装备先进,但在激烈的对战中却表现得不堪一击,仅仅过了两个小时,这支部队就被8纵全部歼灭,仅有少将师长陈震东带伤侥幸逃脱。
阎锡山得知这一消息后,除了震惊还感到倍感沮丧,他长叹道:“我阎百川白活了65年,竟被一个“学生”整得如此狼狈。”然而,他并未意识到,更惨痛的结局还在后面等着他。
阎锡山和徐向前有着怎样的渊源?他为什么说徐向前是自己的学生呢?
谈起徐向前将军与阎锡山,他们不仅是老乡,他还曾在阎锡山的学校读过书,这里面又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1912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带领下,清王朝土崩瓦解,没想到果实却让袁世凯收入囊中,当时已战果累累的阎锡山见风使舵,带着军队直接投了袁世凯。
还被任命为山西都督,这也开启了他在山西长达38年的“独权统治”。
阎锡山
阎锡山成为山西“土皇帝”后,虽然有一己私欲,但也为当地的改革做出了贡献,特别是教育方面,开始大力办学,为自己培养优秀人才。
1919年又开办了师范学校,正是这一举动,把阎锡山和徐向前两个本不相干的人,联系到了一起。
由于徐向前家中贫困,小时候只能一边干活一边念书,直到10岁才得以开始正式读书学习,尽管家里的条件只能供他哥哥念书,但徐向前从未放弃过。
可以说,徐向前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即使他没有在学校浸泡,却依然能持续学习,这种精神无疑为他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9年,阎锡山一手创办了师范学校,专门培养小学教师,徐向前得知消息,毅然参加了招生考试。
没想到他轻松考中,从此踏上了师范求学之路,也顺理成章地让他成为了阎锡山的学生。
虽然阎锡山经常发表讲话,激励学生,但那时的徐向前对阎锡山的言论似乎没有太大的兴趣,而阎锡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学校会有这样的优质潜力股。
师范毕业后,徐向前被分配到小学任教,也让他的生活有了保障,但没多久,却被“炒了鱿鱼”,因为他传播新思想,犯了阎锡山的大忌。
不过可能一切都是命运使然,让他迎来了一个新机会。
1924年,黄埔学校一期招生,徐向前经过考核,顺利入校,但当他看到国民军队的腐化后非常失望。
1927年初,蒋介石背叛初心,野心昭然若揭,徐向前没有过多考虑,坚定地投入到我党军队。
从此,一位具有卓越军事领导才能的奇才在党内悄然成长。在鄂豫皖地区,徐向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指挥红军奋勇作战,他在红军内部也迅速得到赏识。
在艰苦的岁月中,他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不断成长和进步,成为了我党的优秀将领之一。
他指挥的红军部队多次击败敌人,保卫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我党的成果,他的卓越军事才能和坚定信仰成为了我党的一份宝贵财富。
在红四方面军成立后,徐向前被任命为总指挥。他率领军队采用运动战等战略,成功取得了几大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我军的打击行动。
在1931年10月,徐向前率大军开启西征作战,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山西王”阎锡山的耳中。
当他得知这位大名鼎鼎的徐向前不仅是自己的同乡,还曾在自己的学校读书,真的是叹息自己没有发现这样的好苗子。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样爱才如命的阎锡山,迫不及待地想见见这位出色的小老乡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统一对抗日本对我国的侵犯,国军和我党决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而山西作为战略要地,对抗战的胜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可见,我党与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1937年,在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我党便召开了洛川会议。这次会议对于我党在抗战初期的战略和战术进行了重要的讨论和决策。
会议结束后,毛伟人对徐向前提出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由于徐向前是山西人,与阎锡山有着同乡和师生的双重关系,因此他被认为是与阎锡山进行沟通的理想人选。
毛伟人希望徐向前能够与周总理一起前往太原,尝试说服阎锡山共同抗日。
大任面前,徐向前肯定当仁不让,9月16日,周总理、徐向前等人一行便抵达了阎锡山的山西指挥部。
这次会谈是徐向前与阎锡山首次直接对话。会议伊始,阎锡山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他对抗战的坚定决心。
随后,他将目光转向周总理,脸上洋溢着友好的笑容,说道:“此次贵党派来的谈判代表,不仅是我的老乡,还曾经是我的学生。你们这次前来,除了共商抗日大计,莫非还有其他想法?”
周总理听了阎锡山试探性的话语,大笑起来,然后说:“您的这位小老乡现在可是八路军129师师长,正是归您的第二战区管辖,因此,派他前来,正合时宜,也是给我引路,来拜访您!”
简单一句话,不仅显示出周总理的高情商,还表达了对阎锡山的敬意,毕竟这次是来谈合作的,也正因为这样的开始,让谈判顺利进行。
在这次会谈中,我党和阎锡山、傅作义等人详细讨论了山西抗战战略的多个方面。
当周总理和徐向前等人在一天内将第二战区作战计划交给阎锡山时,阎锡山不禁感叹这支军队真是名将云集啊!
阎锡山是一个善于利用地域关系招揽人才的人,但他与老蒋不同,他军队中的高级将领大多来自山西五台县。
因此,对于战绩显赫的老乡徐向前,阎锡山产生了招揽之心。
因此,阎锡山还表示:“尽管我们分属不同的阵营,但我始终恪守底线,从未伤害过你的家人。如果你有所疑虑,不妨亲自回家一探究竟。”
徐向前已离开家乡长达十二年之久,他对家人的思念如潮水般涌动。然而,当前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各项工作繁重且紧迫,回家似乎并不合时宜......
周总理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劝道:“都到家门口了,以便了解下基层情况,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其实,徐向前将军已有12年没有进过家门了,但眼前紧张的形势,国家危难之际,不能因个人私利擅离职守。
此时,周总理看出了他的心思,并劝他说这正是一个回家的好机会,正好可以坚实一下当地的群众基础,也是为了工作......!
徐向前(右一)
徐向前将军在众人的劝说下,决定回家探望,自己一走就12年,想到这里他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当他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看见父亲已苍老许多,背脊更显佝偻,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不禁潸然泪下。
而徐父看着眼前这个气宇轩昂、一脸正气的儿子时,由衷地感慨道:孩子,我很高兴看到你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令徐向前感到欣喜的是,除了母亲因病离世这一沉痛消息之外,家中其余一切均安然无恙,这让他多年来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舒缓。
后来,他从妹妹那里了解到,虽然阎锡山长期秉持反对我军的立场,但因为他与徐向前是同乡的缘故,对待我军这位高级将领,他始终秉持着友善的态度,未曾给徐向前的家人带来任何困扰。
这份情谊让徐向前深感温暖,并对阎锡山心存感激。
通过这次会谈,阎锡山对徐向前独特的战略战术见解让他深感佩服,一度向徐向前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够来到自己的阵营。
然而,徐向前却一口回绝了他的要求,虽然,他的家人曾一度受到照顾和关爱,但在国家大义面前,必须公私分明。
徐向前早已深知阎锡山的野心和阴谋,不管阎锡山如何招揽示好,他都不愿意与这样的人达成私人合作。
同时,徐向前将军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责任,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党的原则和政策。
本次我党与阎锡山的会谈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坚持共同抗日,共御外敌。
周总理对阎锡山的“守土抗战”的主张给予了极高的赞扬和评价。
他还强调我们要保障山西同胞的利益,不当亡国奴,所以,只有联合起来,发动民众,共同抗战,才是最好的办法。
其次,八路军进入山西后的作战地域和方针。
周总理指出,根据我军的兵力及战术特长,我们将开赴冀察晋绥四省交界的山区地带,利用山地战和游击战的方式,侧击西进和南下的日军,同时配合友军进行正面的战略作战。
我们期待八路军入晋部队能够早日到达预定地域,并得到阎锡山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共同为保卫祖国而努力。
最后,讨论了八路军的后勤保障和装备补充问题。
八路军装备相对较差,为了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后勤供应问题。对基本的后勤保障和武器装备,我们希望能够得到与友军同样的对待,避免厚此薄彼的情况发生。
阎锡山听后点点头表示:
“周总理的作战计划很明智,我山西地处华北腹地,是华北的屏障,也是日军进攻的重要目标。八路军的到来,无疑会为我们增添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会尽力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八路军在山西的行动能够顺利进行。”
周总理听后表示感谢,并强调八路军与晋绥军的紧密合作对于抵御日军侵略的重要性。
他提到,八路军虽然装备简陋,但拥有丰富的山地战和游击战经验,能够在敌后发动有效的攻击,破坏日军的补给线和交通线,从而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阎锡山对此表示赞同,并表示将尽快安排八路军入晋部队的驻地和补给问题。
然而实际情况是,阎锡山答应得十分爽快,但实际只提供了棉衣和少量弹药,其他承诺均未兑现,完全暴露了他假意合作的真面目。
而与阎锡山会谈结束之后,徐向前也强调必须警惕阎锡山的假抗日行为。
后来阎锡山的做法,果然被徐向前猜中,在抗日战争期间,阎锡山尚能明辨是非,带领山西新军积极抵抗日寇的侵略。
然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的态度却变得十分顽固。由于在山西长期霸据一方,阎锡山逐渐滋生了强烈的权势欲望,因此他坚决与我军为敌,阻挠人民解放的进程。
1948年10月,著名的太原战役正式打响,徐向前带领部队迅速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为了守住山西的地盘,阎锡山在山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甚至强行征召大量壮丁充当炮灰,导致山西地区民不聊生。
他的这些行为激起了山西百姓的极大愤慨和痛恨。多年来,阎锡山在山西苦心经营的地盘,最终因为他的顽固和残暴而逐渐瓦解。
1949年3月,我军对太原再次发起了猛攻,阎锡山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带着自己的亲信迅速逃离,山西也结束了长达40年的阎式统治。
徐向前与阎锡山虽然同为老乡,但他选择了与阎锡山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与蒋介石进行了多次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而阎锡山作为蒋介石阵营的一员,虽然对徐向前抱有希望,但他们的目标和理想却南辕北辙。
尽管如此,徐向前仍然对阎锡山的关心表示感激,但这只是对他个人的认可。
因为从阎锡山与我军为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不可能与徐向前同行,这也反映出徐向前将军为我党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与信念,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毛主席向徐向前颁发元帅证书
徐向前将军的高贵的品质和历经的奋斗历程,已然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 徐向前
党史百科太原战役
中国军网 知形者胜:徐向前指挥晋中战役灵活破敌